觸mii

中時新聞網

宮廟

  • 阿猴媽祖首登北大武!麥覺明導演掌鏡 記錄百人揹神像攻聖山

    觸文化

    阿猴媽祖文教基金會除發起「揹阿猴媽祖上北大武」,還邀請MIT台灣誌導演麥覺明全程跟拍做紀錄,麥導8日現身屏東慈鳳宮表示,他記錄過北大武好多次,但依舊很期待這次的行程,他將詳實得把媽祖精神、原住民精神與登山精神紀錄下來;基金會則表示,目前活動報名相當踴躍,主揹神像的登山組102人已額滿、多人候補中,至於香燈腳更超過500人報名。

  • 暖暖安德宮藏「洋人漢服雕像」 竟是清代先民無言抗議

    觸文化

    基隆市暖暖區曾是早期台灣貿易重鎮之一,在暖暖老街旁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安德宮更是祭祀中心。基隆市議長童子瑋近日參拜安德宮,並分享廟埕內的石板路、石獅子,以及遠從大陸江西景德鎮來的香爐,都是清代留下來的「寶物寶」。此外,宮內天花板橫樑還有一尊「長得像洋人、卻穿著漢服」的雕像,是當年先民遭荷蘭人殖民統治,透過雕像「無言的抗議」,展現出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

  • 中壢仁海宮200周年宮慶 攜手故宮推「郎世寧新媒體展」

    觸文化

    桃園市中壢仁海宮建宮200周年暨故宮100年院慶「皕載風華郎世寧新媒體展」30日開展。仁海宮董事長王介禧指出,與故宮第2度合作,讓香客邊參香邊享受文化、藝術的饗宴,另外廟內推出國首創電子花點燈儀,讓民眾有新穎的參香體驗。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透過跨域合作與數位科技加持,讓市民在熟悉的信仰場域欣賞世界級藝術瑰寶,也期盼未來持續在桃園發揚中華文化。

  • 新北潮月新莊盛大登場 首推雙主場烤肉派對

    觸食旅

    新北市首屆「2025潮月新莊」系列活動,27日在新莊廟街與新月廣場盛大開幕,新北市長侯友宜市長親臨現場,活動結合節慶氛圍與百年廟街文化,串聯市集、美食、音樂與烤肉派對,打造兼具傳統底蘊與創新亮點的節慶品牌,現場聚集百人一起烤肉,大家一起提前慶祝中秋。

  • 點燃起馬炮!彰化南瑤宮祈安遶境展開 10/5迎鑾有驚喜

    觸文化

    擁有近300年歷史的南瑤宮不定期舉辦祈安遶境巡角,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時隔4年,在一期主結構修復工程接近完工之際,廟方舉辦9天8夜的「開基三媽暨十會媽角頭祈安遶境」活動,並在今日正式起駕,預計行經9個鄉鎮市、遶行近百個角頭,10月5日回鑾彰化彰化,將有14輛約百名真人藝閣車隊迎駕。

  • 澎湖「雙媽會」盛大登場!北港媽祖跨海抵澎 萬人空巷祈福

    觸文化

    雲林北港朝天宮媽祖26日上午從布袋搭船抵達澎湖,11時在馬公市石滬碼頭舉行「澎湖天后宮與三甲七保神尊」接駕儀式,澎湖各級民代、工商業人士也都到場參與,共同開啟今、明兩天舉行《雙媽會》的宗教盛事。

  • 雲林西螺七崁武術傳習百年 明首迎「阿善師」神尊駐駕欣賞

    觸文化

    「阿善師」劉明善是西螺七崁武術宗師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精神人物,1972年間西螺鎮廣興里民發現他的墳墓,撿骨後重新覓地下葬,地方仕紳並捐款雕刻神尊,以他生前武館之名興建「振興宮」。明(27日)將登場的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會,將首次迎請阿善師神尊駐駕,不僅祈求護祐,也象徵向祖師稟報傳承成果。

  • 萬華100碗》夏末特輯1:貴陽街手工現洗愛玉冰 只賣4個月且喝且珍惜

    觸食旅

    萬華的貴陽街又被稱為台「北第一街」,因為這裡是艋舺地區最早發展的商業街道,古早時期第一批漢人來此處與平埔族交易,平埔族稱呼他們在淡水河上航行的交易船隻為「 Bangka」,這個發音就這樣保存了下來,成了古地名「艋舺」,又因早期這裡交易的商品為蕃薯,因而被稱「蕃薯市街」,日治時期改「歡慈市街」,直到近代又再次被易名為「貴陽街」,而這裡因為發展得早,周邊都是老房子居多,老店更是俯拾即是,「艋舺三大廟」的艋舺青山宮與艋舺祖師廟,也都在這條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