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mii

中時新聞網

歷史

  • 金門莒光樓越夜越美麗 7處限定光景設計成打卡新熱點

    觸食旅

    金門縣觀光處與文化局攜手文化部所屬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推動「藝術轉動社區計畫」,將於27日晚間7點在莒光樓舉辦燈光成果發表會,這座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築地標將在夜間光影中展現炫麗耀眼風貌,並新設7處打卡熱點,邀請地區民眾以全新角度感受莒光樓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夜色魅力。

  • 日本560年歷史「蕎麥麵名店」驚傳熄燈!明年元旦起歇業 店家吐原因

    觸食旅

    擁有約560年歷史的日本京都市中京區老字號蕎麥麵店「本家尾張屋」宣布,將於2026年1月11日起無限期停止蕎麥麵餐飲業務,並結束菓子製造與販售。店方表示,這次決定主要原因包括疫情期間經營負擔加重、建築材料價格高漲導致老舊店舖改建困難,以及未來物價上漲與人力短缺等不確定因素。

  • 百年波麗路》歷史縮影的甘甜滋味 傳承九十餘年的「波麗路布丁」

    觸食旅

    波麗路餐廳自1934年創立以來,便供應一道至今傳承超過90年的經典甜點「布丁」。這款布丁不僅是餐後壓軸的美味,也是一段跨越國境、融合文化的歷史縮影。布丁這款甜點的出現與演變,反映出日本與歐洲之間的飲食交流,也是台灣西洋飲食文化緣自於日治時期的證明。

  • 一眼千年!從大運河到良渚文化 探索美麗中華博物之旅

    觸文化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隨著文化旅遊熱度持續升溫,博物館不再只是靜態展覽空間,而是旅人探索城市風采的方式之一。跟著「美麗中華」的腳步,透過具代表性與話題性的博物館,走進運河文明、王朝歷史、絲綢美學與運動紀錄,串聯江蘇、安徽、河南、北京、浙江與山東,打造一趟文化深度兼休閒體驗的博物之旅。

  • 風城狂想曲 全方位一次玩翻芝加哥 從建築、藝文、美食 探索城市每個驚喜角落

    觸食旅

    美國中西部首要大城芝加哥,素有「風城」之稱,但,這座風城可不是只有風吹得頭髮亂成一團那麼簡單!這裡直衝雲霄的摩天大樓,有豐富多元的藝術文化,更有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的的超厚深盤披薩。芝加哥就像一幅巨型拼圖,把建築、藝術、音樂、美食等不同元素完美拼湊,拼出其獨一無二的風城風采,讓旅人怎麼玩都玩不膩、怎麼看都看不夠!

  • 成田機場聰明玩 祭典、老街、美食一次滿足

    觸食旅

    每年有超過2,000萬國際旅客經由成田機場進出日本,如何聰明搭配航班時間探訪成田機場周邊的景點,成旅日玩家的新亮點。走訪被譽為「小江戶」的佐原,欣賞擁有300年歷史、與京都祇園祭並列的佐原大祭,體驗壯觀的巨型山車巡遊;順遊成田山新勝寺表參道,在江戶時代延續至今的百年門前町漫步。短短幾個小時,就能讓旅程增添濃厚的文化與歷史色彩。

  • 萬華100碗》夏末特輯2:楊記玉米冰 受美援影響的歷史冰品

    觸食旅

    西門町是台北歷史發展中非常獨特的一個城鎮,清帝國時期這裡曾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地與亂葬岡,直到日治時期當局在治理台北時,因需要打造一個專屬日本人生活的場域,故而特別將此處填平整頓,並且參考日本東京的淺草地區來做規劃,將這裡打造成一個日本味濃厚的娛樂市鎮,形成了多年總是熱鬧並走在流行最前線的西門町,其中,以電影產業發展影響最深,西門町有日本時代誕生、全台灣最早的電影院,以此為始,造就了西區電影產業的盛世,也形塑出西門町最知名的電影街。

  • 日本秋冬旅遊不能錯過!精選年末五大特色祭典一次看

    觸食旅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日本一直以來是許多台灣人出國旅遊心目中首選之一,根據交通部觀光屬的數據顯示,於2024年國人出國1,685萬人次,其中前往日本約600萬,就占比逾三分之一,其統計數字就足以證實,而國人前往日本,除了繁華的都會區,近年來許多人也喜歡走入日本各地,深度體驗當地的獨特文化,在這面對秋冬之際,Booking.com特別精選「日本年末五大特色祭典」,讓遊客在感受美麗的秋冬景色,不管是追楓或玩雪外,還能感受日本傳統文化等多元魅力。

  • 361萬遊客走馬看花?勝利星村推出精緻半日遊創經濟效益

    觸食旅

    屏東市勝利星村遊客人數屢創新高,今年1月至8月湧入361萬餘人次,但「實質效益」卻有限,因多數人走馬看花、並不了解園區有哪些店家,為此,勝利商圈發展協會以眷村懷舊、日式風、親子等3大主題推出半日遊行程,由業者以合作模式直接帶遊客吃喝玩樂,創造經濟效益。

  • 高史博微型展開幕!刺繡故事帶你穿越歷史時空

    觸文化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獲文化部文化內容再開發計畫支持,由策展人李鈺玲結合高史博刺繡典藏品,串聯致力推廣魯凱族刺繡文化的高雄市茂林區多納國小,以及長年投入布藝教學的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台弟公司縫紉應用博物館,推出《繡布上的歷史—微型展》,探索原、漢不同族群在刺繡上各自的做法與特色,以及圖紋飾背後蘊含的意義與故事,即日起至11月30日於高史博3樓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