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mii

中時新聞網

萬味世代

  • 萬華100碗》萬味世代‧在地老店新傳承系列4:林柏食貳

    觸食旅

    還記得戲劇《有生之年》中,高家一家人住在一棟有著環形天橋、可以繞著社區跑一圈的特殊建築嗎?這裡是被稱作「華江整宅」的建築,由沈祖海、陳其寬、黃寶瑜、高而潘、虞曰鎮及郭炳才6位當代知名建築師共同設計,於1974年完工,並參考了當時結構相同、以天橋連接聞名的中華商場建案,二樓天橋連接的商店街設計,成為了最經典的建築形式,多年來,這裡成為大量影視作品的取景之地,除了台劇、MV之外,甚至連日韓歌手如藤井風、ikura、NewJeans、MAMAMOO的頌樂等,也都選擇這裡取景呢。

  • 萬華100碗》萬味世代‧在地老店新傳承系列3:思沐咖啡

    觸食旅

    南萬華的古地名為加蚋仔,意思為肥沃的沼澤地,自古以來就是個宜居的場域,從早期的農業區種植出所謂的加蚋仔三寶-麻竹筍、茉莉花、豆芽菜,目前台北市還有三成的豆芽菜來自於此,也因為宜居,而有大量中南部的群眾移入,擁有許多勞動人口,過去也是眾多大型印刷工廠的聚集地,早期報禁的時代,很多黨外的雜誌可都是偷偷送來這裡印刷的喔。

  • 萬華100碗》萬味世代‧在地老店新傳承系列2:協興蛋業

    觸食旅

    入船町因臨近淡水河畔,且有艋舺碼頭於此,因而有船停靠得名,因應碼頭邊來來去去的人潮,開始有了攤商零售聚集,而於1940年成立了入船市場,戰後這裡又被稱為直興市場,是老艋舺地區最重要的傳統市集之一,其中康定路172巷市場口,過去因為販售雞蛋的攤商聚集,因此被稱為「蛋街」。

  • 萬華100碗》萬味世代‧在地老店新傳承系列1:艋舺大豐

    觸食旅

    新富市場與東三水街市場的前身,來自於台北市在日本時代第一座符合新式衛生政策的現代化市場-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這座建立於1935年的市場,以相當前衛的馬蹄造型,大量開窗的自然採光、通風以及排水溝系統,成為當時現代化市場的代表,只是當人口逐漸成長,攤販也越來越多並向市場外溢出時,市場逐漸因為外部攤商競爭而蕭條,最終變成了倉庫,搬出市場外的攤商,則演變成原始新富町市場出來的公有市場攤商,以及後來在東三水街成長出來的私有攤商,雙方因使用執照不同而同時發展成新富市場與東三水街市場,形成了如今同條街左右兩邊分別是不同市場的少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