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里農會推出「森釀」自然系列新產品,有梅酒、梅醋及其他梅子加工品,以推廣在地的梅子文化。(王志偉攝)
富里農會推出「森釀」自然系列新產品,有梅酒、梅醋及其他梅子加工品,以推廣在地的梅子文化。(王志偉攝)
花蓮青梅進入產季,縣政府與農糧署東區分署、富里鄉農會,推廣梅子文化,有濃有體驗,還推出梅子系列產品。(王志偉攝)
花蓮青梅進入產季,縣政府與農糧署東區分署、富里鄉農會,推廣梅子文化,有濃有體驗,還推出梅子系列產品。(王志偉攝)

花蓮富里鄉土地肥沃,出產青梅品質佳,縣府與當地農會今發表「森釀」系列新產品,有梅酒、梅醋等梅子加工品,還推出農遊梅子體驗,不過,今年因受缺水影響,估產量減少5成,農糧署東區分署長徐妃煇說,因產期才要開始,會持續關注採收量與天候狀況,必要時啟動天然災害救助機制。

每年3、4月間為東部青梅盛產期,而梅園大多位於花東縱谷兩側山脈一帶,生長環境自然潔淨,縣內青梅種植面積約70公頃,富里鄉約64公頃,占91.84%,幾乎都採有機種植。

為推廣梅子產業,縣長徐榛蔚、富里鄉代理長江東成、東區分署長徐煇妃、農會總幹事張素華、副議長徐雪玉與多位議員今天在縣府推薦花蓮梅子,並發表「森釀」系列新產品,有梅酒、梅醋及其他梅子加工品,在富里鄉農會展售中心都買得到,還預告農遊系列活動。

富里鄉農會青梅產銷班長吳幸珠說,今年受雨水短缺,產量較少,梅子長出來又遇南風打落,少收約一半,手採梅果稍漲每斤為60元,竿採梅廠農合作,果實有1、5元以及50元硬幣大小,分別收購14元至20元不等。但今年梅子個頭小,幾乎都落在14元到18元間,不符成本。她種植一甲多白梅和青梅,原本一甲地可收4、5000公斤,今年只剩2000多公斤。

農糧署東區分署長徐煇妃指出,梅子是溫帶果樹,今年因冷冬開花延後,產量有減,但最近下了一些春雨,對近期梅子產量有幫助,減產量還在估計,因產季才剛開始,要視產地實際狀況,若達減產20%以上,將透過公所和縣府啟動天然災害救助機助。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表示,竿採梅的部份也己和梅農簽定合約契作,推廣梅子產業,推出「梅玩梅瞭」農遊體驗,4人便能成團,3月底至4月20日間,另外在地田媽媽梅子特餐,到7月底都可預約,結合富里鄉農村文化,發展農村觀光商機。

春梅富里梅農農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