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推廣台灣在地味,將原住民部落小米、高粱入料,研發時間至少半年。(吳寶春麥方店提供/朱世凱台北傳真)
世界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推廣台灣在地味,將原住民部落小米、高粱入料,研發時間至少半年。(吳寶春麥方店提供/朱世凱台北傳真)
吳寶春麥方店限時開賣飽含台灣味的10款麵包新品。(吳寶春麥方店提供/朱世凱台北傳真)
吳寶春麥方店限時開賣飽含台灣味的10款麵包新品。(吳寶春麥方店提供/朱世凱台北傳真)
「粒粒小米貝果」口感Q彈如麻糬,口腔瞬間充滿微甜香氣,65元。(吳寶春麥方店提供/朱世凱台北傳真)
「粒粒小米貝果」口感Q彈如麻糬,口腔瞬間充滿微甜香氣,65元。(吳寶春麥方店提供/朱世凱台北傳真)
「高桂包」咬下散發煙燻龍眼乾的甜蜜清香,160元。(吳寶春麥方店提供/朱世凱台北傳真)
「高桂包」咬下散發煙燻龍眼乾的甜蜜清香,160元。(吳寶春麥方店提供/朱世凱台北傳真)

擅長用在地食材玩烘焙的世界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繼推出客家風味麵包後,吳寶春麥方店團隊近期深入台灣部落並將小米、高粱及香料入料,孕育10款麵包新品,研發耗時至少半年。吳寶春打趣說,試做失敗時,一咬下「還以為吃到紅龜粿。」如何克服小米難膨脹又要作出有記憶點的烘焙品,著實燒腦。

提到小米,你最先想到哪種美味?吳寶春為了推廣台灣小米和高粱的飲食豐富性,團隊走入原住民部落討教作物的特性,嘗試混搭麵粉送入烤箱中,其中「粒粒小米貝果」在麵團中混入小米粉和蒸熟原粒小米外,就只加入糖調味,口感Q彈且香氣迷人。技術經理林翊臻表示,小米本身沒筋性、缺乏膨脹性,「做完不是扁扁塌塌,就是一下就裂開」,經過無數次比例重置後才帶出獨特滋味。

另外一款「台灣黃金司康」僅加入少許奶油和糖調味,香甜不甘,還曾被誤會加入大量奶粉,可見小米獨有奶香令人驚豔。而「高桂包」則是用金門國產高粱打造,以桂圓米糕粥作靈感,試圖觸動民眾味蕾的熟悉感,入口可嘗到煙燻龍感甘帶出的甜蜜滋味。團隊盼除了在麵包中吃到原生食材,也可宣揚部落飲食文化。

面對疫情解禁後,大眾外出用餐選擇增加,烘焙業光芒略顯黯淡,吳寶春說:「相信烘焙產業面對的不只成本漲價,還要煩惱怎麼作出特色商品吸引人。」他鼓勵多聯名增進曝光度,也可搭時事試著刺激產品多元化,好比現正逢國際小型穀物年,加上民眾重視糧食危機、環境保護,「這次推小米、高粱新品,何嘗不是一種挑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