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e x Karl Lagerfeld特展 理解時尚字典與哲學思想





2012年,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受邀前往巴黎東京宮參觀Chloe第一個品牌回顧展時,幽默說出他對品牌創辦人Gaby Aghion的想法。「她很有趣。我一直都記得她,趾高氣揚的模樣。」Karl的時尚毒舌在圈內人盡皆知,但實情是他的毒舌有時也隱藏著背後的善意、與情懷。1952年,Chloe創辦人Gaby Aghion以6件小洋裝成立的Chloe品牌,很快吸引到Karl Lagerfeld的注意,雙方的正式合作始於1964年,爾後於1984年各自分道揚鑣。而這20年合作無間留下的服飾,可說濃縮近代服裝歷史,並成為一部值得大書特書的時尚經典。如1983年發表的Angkor洋裝,是以17世紀義大利製琴師Nicola Amati的小提琴為設計靈感,Nicola設計的小提琴有著優美的音色表現與仿女性身體的線條美感,奇美博物館至今還藏有一把Nicola早期之作。而這件洋裝作品也在時隔40年後,以全新身段與世人見面。美國女演員奧莉薇亞魏爾德(Olivia Wilde)穿著由Chloe前創意總監Gabriela Hearst打造,布料特意選擇由warehouse中翻出的過剩絲綢,除了是一種「以古創新」的想法,也符合Gabriela的永續願景。此套復刻禮服現身美國《Vogue》舉辦的「Karl Lagerfeld:A Line of Beauty」開幕暨募款晚宴(The MET Gala),成為當時晚宴上的討論焦點;同時現身的還有凡妮莎寇比(Vanessa Kirby)穿著復刻1983年由老佛爺Karl所設計的Brise洋裝,背部散射的刺繡設計像極了水柱,也像女人的馬尾造型,充滿美感與時代意義。
Chloe「Karl Lagerfeld典藏系列特展」將於即日起至7月23日止,於台北微風南山Chloe專門店免費參觀,民眾可透過新舊交織的服裝作品裡,理解Karl Lagerfeld這本時尚字典,與Chloe獨特的時尚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