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環保創意新地景 海漂垃圾華麗轉身迎新春


金門著名景點「建功嶼」最近多出了兩處別出心裁的裝置藝術,走近一看才發現是由海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改造而成的飄浮氣球及大大的春字;縣府觀光處表示,兩個設計除了變成別具特色的地景打卡點外,更想彰顯的是資源永續利用及關注海洋生態的主要訴求。深富創意的設計發想,也讓地區觀光網紅新景點再+2。
觀光處說明,為迎接春節的到來及行銷金門的觀光,近期已陸續在各交通節點及景區進行環境綠美化作業。工作人員在整理建功嶼海岸環境時,突發奇想利用大陸養殖用的塑膠浮球,加工製作成空飄氣球及春字造型的裝置藝術,經由陽光照射的紅色浮筒,特別吸引遊客的目光,也引發民眾對於海洋廢棄造成環境問題的省思。
據了解,為解決養殖用保麗龍環境汙染問題,福建省政府於2021年起推動《海上養殖轉型升級行動方案》,預定在2023年底全面淘汰養殖用泡沫浮球,經由補貼的方式,協助當地漁民換為較耐用的PE或PET浮球。
根據觀察,金門海岸的保麗龍確實大量減少,但這些固定浮球的繩索斷裂後,飄到岸邊則成為新的海洋廢棄物,金門縣環保局年均處理量超過1萬個,目前也再進行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工作。
觀光處補充,海廢再利用除了是想強調資源回收的環保訴求外,也是想呼籲更多民眾關注海洋環境汙染問題;對於回收的塑膠浮筒刻意不重新上漆美化,而以漂浮氣球跟春節意象的設計發想,也是想提醒生活中大小事物的過度包裝,最後都會產生垃圾處理問題。
觀光處最後也提醒,裝置藝術設置的時間預計將持續到農曆春節過後,也呼籲到金門遊玩的旅客及過年出遊的鄉親,切勿隨意丟棄垃圾,環境維護需要靠大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