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博會首登台南 「巷仔Niau」巨貓萌翻藝術聚落


首度移師台南市舉辦的台灣文化創意博覽會,即將於23日正式開幕。市長黃偉哲20日與日籍藝人大久保麻梨子到前往3大核心展場之一的北區「321巷藝術聚落」,與高達10公尺的巨型充氣偶「巷仔Niau(貓)」相見歡,還開箱預覽「校本部」展區多個展間。黃偉哲表示,今年文博會內容精彩多元,除讓民眾回溯到大航海時期的台南,還有很多精彩的台灣文化元素,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文化局指出,2024台灣文博會將於8月23日至9月1日舉行,此次以「Lesson:D」為主題,共規畫「校本部」、「漫畫校區」與「文創校區」等3大核心展區,分別坐落在321巷藝術聚落、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藍晒圖文創園區。活動期間3大核心展區都有滿滿的精彩活動,從戲劇、音樂、講座、遊行、市集、手做工藝工作坊,絕無冷場。
其中,闊別4年的321巷藝術聚落(原市定古蹟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也將在此次文博會全新亮相,讓這座台灣極少數保留完整的日據時期陸軍軍用官舍群,以充滿文化能量的方式,成為台南文資再利用的新亮點。
文化局表示,除了3大核心展區外,安平古堡與孔廟更將首度開放夜間參觀;其中,安平古堡8月23至25日連續3天的仿古「熱蘭遮市集」,另赤嵌樓連續10天晚間的大型沉浸式光雕投影,更將帶領大家重回400年前拍打台江內海的浪濤,再度呼應「台南作為台灣歷史教室」的核心理念,更帶著大家認識夜光下的台南新玩法。
至於將出現在全台南各景點的「巷仔Niau」貓,呼應大航海時代商船上常見又不可或缺的捕鼠貓,牠們短圓尾巴上的折角,又被稱為「麒麟尾」,是擁有擅長抓捕老鼠基因的象徵;「巷仔Niau」身上花紋還呈現台南歷史的演變紋理,結合台南在地建築語彙,帶出台南跨文化交流的城市性格與脈絡,更呼應台南在東亞及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歡迎大家踏上以「巷仔Niau」為名的尋喵之路。
黃偉哲認為,今年的文博會主題,「D」是台南現在的身分證開頭字母;「Lesson」則呈現以台南為名的課程,透過展間講述考試不會考的台灣必修課,內容精彩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