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紅烏龍變身美味甜點 業者:為育兒用心良苦

為推廣台東紅烏龍和在地特色物產,台東縣政府財經處22日辦理「山海尋味-舌尖上的台東食旅」台東紅烏龍產地風味店家暨特色物產推廣成果發表會。卡那歲工作坊負責人Biung說,因為孩子喜歡吃麵包,但部落早餐店卻沒有販售,因此與太太自己做貝果,今年結合鹿野紅烏龍茶和明星作物油芒做成貝果。
今日發表會中台東縣府頒發給去年及今年參與輔導計畫的10家台東紅烏龍風味店家,以木製餐盤作為認證獎牌。包括金崙車站旁的穀臼那哪手工麵包工作室、東河台11線上的髒孩子工作室、市區的柴米早午餐店、初鹿的梨迦初走甜品店,以及延平武陵部落的卡那歲工作坊,各店家的紅烏龍風味料理即日起開始販售,例如結合台東紅烏龍的蜂蜜堅果麵包、肉桂捲、煎餅及貝果等,民眾可自行聯繫店家或上網訂購,為餐桌增添台東風味。






Biung表示,十年前與妻子返鄉回到部落生了個孩子,孩子喜歡吃西式麵包,但部落早餐店都沒有賣,太太因此開始做貝果,特別將部落特色作物油芒融入其中,今年度再結合鹿野地區紅烏龍,因此開發出紅烏龍油芒貝果。
台東縣副縣長王志輝說,近年在地業者都能強烈感受到台東縣府用心推動地方產業,但台東茶產地面積相對於其他縣市而言並不算大,不過一開始就走對了路,就是把紅烏龍和夏雪芒果當作精品行銷,台東紅烏龍已經名揚海外,紅烏龍在台灣茶產業占有一席之地。
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台東紅烏龍不僅是一杯茶,更是文化與風味的延續,希望藉此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愛台東的特色物產,同時帶動在地經濟與觀光產業,向全台展現台東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