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東辦桌」明年1/18連2日登場 邀民細品手路菜

因康芮颱風延期的台東慢食節「新.台東辦桌」,將於2025年1月18日、19日回歸,一連兩天在池上鄉大坡池盛大舉行,邀請慢食愛好者品味大廚手路菜,並首度與台東慢波電台合作,於19日下午舉辦Podcast「慢食波」,回憶台東辦桌舊事。
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新.台東辦桌」結合傳統與創新,透過料理人集體創作展現台東多元的飲食風貌,除了設有免費入場的「慢食集」外,還可欣賞「慢食吟」音樂表演與「慢食導」市集攤位導覽。
台東辦桌文化源於1970年代,由台南學甲移民在市區、卑南帶起風潮,1980年代全縣興盛,縱谷、海線及南迴因地制宜,發展出地方特色菜餚。台東縣政府舉例,海線的辦桌菜加入旗魚、鬼頭刀替代傳統海鮮羹中的虱目魚;縱谷與部落地區以藤心排骨湯取代藥膳雞湯、烤全豬取代富貴元蹄;南迴則以金針、樹豆作為特色湯品。
「讓參與者從味蕾與故事中感受台東的飲食風情」,農業處長江慧卿提到,活動安排兩場「慢食講」,首日邀請池上三代總鋪師講述辦桌的傳承與創新;次日天則由部落廚人分享接納辦桌文化前的婚喪喜慶料理。每場講座配有資深媒體人的文化解說,並分享3道精緻料理,每人食材費500元,需事先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