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桃園「地下宮殿」!龍山埤塘生態公園成為新亮點

桃園區龍山埤塘生態公園是桃園市首座結合雨水撲滿及大草原的多功能滯洪公園,其中地底仿日設計的神祕地下宮殿,每月開放預約就秒殺,守護龍山里周邊不淹水,水務局再斥資近億元在旁興建有大規模山形窗和天窗的服務中心和景觀餐廳,3月底竣工,未來將成新亮點、新地標。
桃園市水務局指出,埔心溪支流魚管處分線流經龍山里,由於保護標準不足,豪雨時常造成雙龍社區周邊嚴重淹水,水務局2020年開始辦理龍山滯洪池工程,提升魚管處分線達區域排水保護標準,並提升埔心溪流域整體防洪功能,滯洪池總面積約2.12公頃,工程已於2022年12月底完工使用,啟用至今有效改善當地排水問題。


水務局指出,考量龍山里位屬桃園、中壢、八德交界,交通流量龐大且周遭社區逐漸發展且當地人口發展快速,居民活動需求增加,但現況集會所仍仰賴借用,較為不便,為服務龍山里民,利用龍山滯洪池旁剩餘土地規畫興建多功能複合式建築物,提供多層次景觀空間,除有里民活動中心供居民活動使用外,也設有服務中心,未來可對外招租為景觀餐廳、咖啡廳等開放遊客休憩、娛樂使用,豐富親水人文空間。
水務局指出,活動中心暨服務中心2023年2月動工,工程經費約8824萬元,由市府預算支應,建築工程主體已大致完成,目前在蓋景觀水池、汽機車及YouBike停車場等周邊工程,預計3月底竣工。
水務局說明,建物占地310坪,包括活動中心79坪、廁所53坪、服務中心82坪等,採用低矮閩式建築一層樓設計,並搭配大跨度梁柱設計增加室內使用面積,大規模開設山形窗、天窗接納自然光,另屋脊採用非對稱曲型結構跳脫傳統建築框架,配色採大地色系,融入現有基地景觀。在水利、景觀與建築的相輔相成下,未來將成為新亮點、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