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林齋主病後鑽研古本,研發推廣「太極米漿粥」養生食補,不分年齡、體質皆可食用。(圖:shutterstock/達志)
紫林齋主病後鑽研古本,研發推廣「太極米漿粥」養生食補,不分年齡、體質皆可食用。(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醫療技術先進的當代,很多疾病都已研發出緩解甚至治癒的方式,但人體畢竟有極限,因年歲漸增的退化是所有人不論早晚都得面對的課題,尤其當今社會少子化,在高齡化社會之下,盡可能照顧好自己的健康狀況,就是對家人最好的幫助,如何預防退化變成了人人關心的課題,紫林中醫創辦人「紫林齋主」林祥榮分享自身抗病經驗,撰寫成《太極米漿粥: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靠白米就能重拾健康的本源療法》一書,分享如何讓日常食材「白米+清水」華麗變身成滴滴精華,成就經典養生祕法「太極米漿粥」。

平日、病時皆適用 太極米漿粥改變你我

這樣一碗白米與清水熬煮的極簡白粥,卻是一生無時無刻都可仰賴的「終極之道」,作者紫林齋主透露,胃氣衰弱是身體退化和疾病之因,想辦法讓胃氣強化、活潑,是保健的第一門關,但凡能穩固胃氣,重拾健康就不是夢!紫林齋主生病後潛心研究古經方中醫,悟得養生之道與自癒良方,他發現在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的許多方劑中,常加入一味藥材「白米」,來照養後天的脾胃之氣,因此首創以白米和水煮成的「太極米漿粥」,以此食飲調理,促進胃氣恢復本身應有的功能,讓身體產生好轉的力量,此方推廣於世20年,也收穫眾多體驗者分享響應,直呼改善有感!

太極米漿粥以簡單的白米與清水熬煮成精華,旨在追求本源養生,鞏固胃氣。(圖:shutterstock/達志)
太極米漿粥以簡單的白米與清水熬煮成精華,旨在追求本源養生,鞏固胃氣。(圖:shutterstock/達志)

禁得起時代考驗的本源養生法:吃白米固胃氣

太極米漿粥的組成很簡單、很家常,僅「粳米」與「清水」兩樣而已,就是所謂的「清水煮大米」是也,作者從來不宣稱「太極米漿粥」具有「療效」,太極米漿粥就是沒有偏性的料理,人人都可吃,沒有禁忌,無證可對,而「經方化家常」,一杯白米兌二十杯水,將米粒煮到完全化開即完成,不過就是自家廚房平時就有的食材,當然,料理本身也是有必須遵守的一些烹調要件,如果想要吃下他的好處、美味,那就更得要先講究選料、調理方法是否正確,但這並非藥劑,只是將日常食材講究地料理,就成了養生的「超級配方」。

晨起第一口先吃米漿粥大有助益

現代人大多起床後胃氣很弱,不要只想著吃什麼營養,要想到「你的胃根本無法吸收」,先吃米漿粥,胃氣上來了,半個小時之後會覺得餓,胃才真正有力氣消化,你吃進來的食物才有辦法被身體吸收。

紫林齋主表示,常聽人說常喝粥不好、有胃病的人不適合喝粥等,但他發現,「無論外頭館子吃的,或朋友分享自己煮的,有大半都是『開水泡飯』等級的稀飯而已,絕非由我嚴謹定義熬製成的太極米漿粥」,他與自己的孩子親自實踐每天晨起飲用3至4百毫升的太極米漿粥,這檢測長達20年之久,「我的兩個孩子一直胃口很好,絕少感冒,小腹平坦,牙齦不露,能吃能睡,比起一般長年吃下許多複雜副食品與配方奶的孩子,肌肉有彈性,骨質紮實,目光有神」,他甚至曾實驗在標準的太極米漿粥中拌入一些清水,直接喝下,結果立刻感到口中微微泛酸,「如果有人喝了粥會覺得泛胃酸、消化不良,那麼,請先看看喝下去的是粥,還是『開水泡飯』?或是用了不對的爐、鍋、米、水煮出來的『亂煮粥』?」

紫林齋主《太極米漿粥【暢銷增訂版】: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靠白米就能重拾健康的本源療法》(時報出版提供)
紫林齋主《太極米漿粥【暢銷增訂版】: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靠白米就能重拾健康的本源療法》(時報出版提供)

太極米漿粥性質居中溫和 不分年齡、體質限制皆可食

太極米漿粥性質平和,因此沒有食用禁忌,不分體質、不分年齡皆可食用,尤其適合孩童、老人、病人、體弱者,「百分之百對全人類都好的這鐵一般的事實,不容絲毫詆毀,絕無例外」,且材料、製作方法簡單,僅需稍用心烹調即可,道理很簡單,「豈有人會因為胃氣提升了,而受『變得更健康』之害?太極米漿粥養胃氣、護陽氣,鉅細靡遺。若無此實力,焉得稱『太極』?」,此外,本書除收錄太極米漿粥完整正確做法,還收錄4道茶湯和紫林式飲食起居養生法,如炙草薑茶、桂圓薑棗茶、當歸生薑羊肉湯、薑糖紅茶、乾毛巾按摩法等,與太極米漿粥配伍使用,保身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