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家工藝節展27件作品 觀音白沙岬燈塔、草編藝品別具意義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首次辦理「客家工藝節」系列活動,於觀音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正式開跑,客家局與觀音區公所以凝聚在地社區量能,串連在地客家特色工藝辦展覽,共展出27件作品展期至6月29日,邀請專業策展人、在地工藝職人共同規畫主題展覽,希冀將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並傳承客家工藝。

「2025客家工藝節」以「技藝、記憶」為主題策展,透過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體驗方式,讓民眾感受客家工藝取自自然、用於生活的獨特性,除了主題策展外,為吸引家庭親子同樂,活動中結合在地社區藝文演出、專業歌手演唱、寫生活動、好感市集、工藝風野餐派對、泡泡秀、午後瑜珈、實境闖關及客家兒童劇場等,增進民眾對於客家工藝的認識。

製作逾80公分的「白沙岬燈塔」及象徵觀音的蓮花草編藝術的工藝家王昱翔表示,白沙岬燈塔是觀音區著名的指標,有別於以往大眾對燈塔的印象,白沙岬燈塔別具特色為警告形燈塔,因觀音區沿海綿延的藻礁,若漁船駛進將導致船隻擱淺翻覆,因此利用草編製作燈塔,希望讓更多人能認識觀音、認識客家工藝,也盼客家工藝傳承。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這次的客家工藝節是不僅是桃園市首辦,更是全台灣第1次辦理,別具意義,藉由客家工藝節將客家的文化及技藝傳承延續,在客家工藝節期間,除了客家工藝特展外,還有眾多特色市集與體驗活動,透過實際參與感受客家工藝之美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客家局長范姜泰基表示,客家工藝是客家族群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素材,源自於生活,取材於自然,進一步結合實用美學進行藝術創作,反映客家族群的生活態度與智慧。崙坪文化地景園總面積佔地約6.3公頃,其中規畫客家工藝館推出定期展覽,盼打造成為本市客家工藝的重要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