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吃「一口油」!〈赤身燒肉 USHIO TAIPEI〉日本A5和牛食多不膩

什麼樣的日本和牛多吃兩塊不怕「油嘴滑舌」?也不會膩?答案是:和牛赤身。
「赤身」,就是瘦肉。市場已有業者引進日本福岡知名赤身和牛專門店〈赤身燒肉 USHIO TAIPEI〉入台,開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的〈USHIO TAIPEI〉除專攻不同部位日本和牛赤身,其他亮點包括:1.因材施技、不同部位不同賦味與刀工,2.專人代客燒烤,確保完美體現各部位牛肉特色,3.每道燒肉皆各有Side Dish,4.燒烤方式多元、有鹽燒與醬燒,5.海鮮一律不進烤爐,6.餐具器皿一律採用日本九州佐賀的「有田燒」,7.每季套餐推陳出新,8.店內空間裝潢設計曾得過室內設計大獎,別具品味。
油!很油!非常油!是不少人吃了日本和牛後的感想。尤其是日本A5和牛的肋眼、牛小排與紐約客等俗稱「上肉」的部位,因為脂肪豐富、油花均勻細密,雖然經過烹調料理後確實「入口即化」,卻有人以之和鮪魚大腹並論,並稱「入口就是一口油」,吃多了會膩、完全沒辦法多吃。
也因為A5級日本和牛油脂實在太多,所以愈來愈多定位高檔的義法餐酒館捨A5和牛,改採用和牛和乳牛交配育種、肉質較精瘦的F1日本國產牛的菲力部位烤製牛排。「F1」不是等級,而是指日本和牛與乳牛的第一代混種牛,肉質口感約與A3級的日本和牛相當,多吃不會膩口。
和牛赤身,指的是和牛中油花相對較少的瘦肉部位,包括臀肉、臀肉心、臀肉蓋、後腿肉下側、和尚頭(後腿內側肉)、辣椒肉(嫩肩肉)、又稱「嫩肩里肌」的板腱肉、上肩胛板腱、前腿肉、菲力,以及菲力最中心的夏多布里昂,都屬於赤身。因愈來愈多人重視健康,所以赤身燒肉專門店崛起,而日式燒肉的食尚,也從比牛肉品牌、家世、血統,到比等級與部位。
〈赤身燒肉USHIO〉本店在日本福岡,並有二家門店,香港是其海外第一個分店。曾投資經營〈18冠軍牛肉麵〉、並在「2011台北牛肉麵節」紅燒組到冠軍的陳慶豪,為擔供日本和牛老饕與燒肉控不同的選擇,將〈赤身燒肉USHIO〉代理引進至台灣,〈USHIO TAIPEI〉開業前並派台籍主廚到日本本店修業半年,了解日本和牛每個赤身部位,並學會正確分切與賦味、提味方式,以及燒烤技巧。
了解每個部位牛肉的特性並「因材施技」,在精緻日式燒肉店中很重要。例如和牛「臀蓋」部位,肉色較深且味道濃郁,雖屬精瘦部位,但脂肪卻比「臀肉」多一些,最上層會有一層較厚的脂肪,燒烤後會散發濃濃肉香及油香。〈USHIO TAIPEI〉的燒烤職人在代客燒烤時,會將一面烤至全熟並帶有微微焦香,另一面則烤至半熟, 同時再淋了特調醬油提味。
又例如又稱「板腱肉」的「嫩肩里肌」部位,肉中帶筋且口感富嚼勁,必需對肉質有相當理解才能烤得好吃。有些廚師會以醬汁醃漬 使其柔軟,。〈USHIO TAIPEI〉的燒烤職人是以高溫可將之燒至柔軟,就不必再「斷筋」,再搭配英式芥末籽醬呈盤上桌,增添風味與口感。
「龜之子」位在牛隻後腿上前方,肉香濃郁脂肪少、入口不會油膩,〈 USHIO TAIPEI〉用來製作〈和牛塔塔〉,手工切條後拌入質地飽滿無腥味的「幼秀卵」蛋黃,可搭配甜蔥絲、紫蘇苗、茗荷直接入口,也可以用海苔片或芝麻葉包捲入口,有不同食趣。
〈USHIO TAIPEI〉套餐中會有一道「烤的壽喜燒」,做法是用大片和牛沙朗先以壽喜燒醬汁賦味後再燒烤,品嘗時裹著打勻的生蛋蛋液享用。食家饕客可與傳統壽喜燒比較,看看鍋燒與炭烤兩者差異。
套餐中每道燒肉都有Side Dish是〈USHIO TAIPEI〉的講究,這些配菜都是依不同燒肉特別設計,除讓菜餚形色更繽紛並可去油解膩。
占地二層樓的〈USHIO TAIPEI〉,一樓板前用餐區可接待1位客人,二樓規畫有4人、6人與10人包廂,最大間包廂,板前用餐區採「ㄇ」字型設計,可接待12位客人。空間裝潢設計並曾得到設計大獎,時尚現代、低調內歛,與坊間傳統日式燒肉店截然不同,為該餐廳的另一亮點。
赤身燒肉 USHIO TAIPEI/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57 號/電話:(02)2571-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