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潮州鎮公所攜手潮州三山國王廟將舉辦老照片展,盼透過地方信仰讓外界更認識潮州,而活動前廟方意外發現銅製燭台、石雕香爐等古物,意外增添展出豐富度。(謝佳潾攝)
屏東縣潮州鎮公所攜手潮州三山國王廟將舉辦老照片展,盼透過地方信仰讓外界更認識潮州,而活動前廟方意外發現銅製燭台、石雕香爐等古物,意外增添展出豐富度。(謝佳潾攝)
屏東縣潮州鎮公所攜手潮州三山國王廟將舉辦老照片展,盼透過地方信仰讓外界更認識潮州,而活動前廟方意外發現銅製燭台、石雕香爐等古物,意外增添展出豐富度。(謝佳潾攝)
屏東縣潮州鎮公所攜手潮州三山國王廟將舉辦老照片展,盼透過地方信仰讓外界更認識潮州,而活動前廟方意外發現銅製燭台、石雕香爐等古物,意外增添展出豐富度。(謝佳潾攝)

屏東縣潮州三山國王廟擁有252年歷史,不僅見證潮州鎮的移民史、更是地方商業發展的起源地,為此,潮州鎮公所攜手廟方將於26日舉辦老照片展及論壇,盼透過地方信仰讓外界更認識潮州,而巧的是,活動前夕廟方在王爺神座下方的庫房發現銅製燭台、石雕香爐等古物,意外增添展覽的多元性與豐富度。

潮州三山國王廟建於1773年,至今擁有252年歷史,期間雖於1962年原地重建,但仍保有傳統的廟宇工藝,如柱上的字不是刻的,而是用銅線繞出來的,以及石柱雕刻等。(謝佳潾攝)
潮州三山國王廟建於1773年,至今擁有252年歷史,期間雖於1962年原地重建,但仍保有傳統的廟宇工藝,如柱上的字不是刻的,而是用銅線繞出來的,以及石柱雕刻等。(謝佳潾攝)
潮州三山國王廟建於1773年,至今擁有252年歷史,期間雖於1962年原地重建,但仍保有傳統的廟宇工藝,如柱上的字不是刻的,而是用銅線繞出來的,以及石柱雕刻等。(謝佳潾攝)
潮州三山國王廟建於1773年,至今擁有252年歷史,期間雖於1962年原地重建,但仍保有傳統的廟宇工藝,如柱上的字不是刻的,而是用銅線繞出來的,以及石柱雕刻等。(謝佳潾攝)
潮州三山國王廟建於1773年,至今擁有252年歷史,期間雖於1962年原地重建,但仍保有傳統的廟宇工藝,如柱上的字不是刻的,而是用銅線繞出來的,以及石柱雕刻等。(謝佳潾攝)
潮州三山國王廟建於1773年,至今擁有252年歷史,期間雖於1962年原地重建,但仍保有傳統的廟宇工藝,如柱上的字不是刻的,而是用銅線繞出來的,以及石柱雕刻等。(謝佳潾攝)

潮州三山國王廟,宮名「忠主宮」,建於1773年,至今擁有252年歷史,期間雖於1962年原地重建,但仍保有傳統的廟宇工藝,如柱上的字不是刻的,而是用銅線繞出來的,以及石柱雕刻等,此外,3尊開基王爺的神像也保持完好,祂不僅見證潮州鎮的移民史,更是地方商業發展的起源地。

「從古至今,三山國王廟都地處潮州都市計畫的商業中心點」。潮州三山國王廟董事長林志明表示,三山國王廟建廟之後,不僅成為地方聯誼中心,還陸續有人至廟旁的建基路蓋房定居、進而開業做生意,久而久之,建基路成了家具行、印刷店一條街,也是老潮州人口中最熱鬧的「家具街」,目前還有數家老店營業中。

林志明笑說,三山國王廟是真的見證潮州的興起並參與其中,只是老廟長年低調,直至他接手後認為老廟也可以有所作為,所以開始著手推文創品回饋信徒、或與民眾結緣,並在公所提議辦老照片展及論壇後馬上答應,因為他相信確實可以透過地方信仰讓外界更認識潮州,而這也是老廟的社會責任。

巧的是,在活動前夕,廟方意外在王爺神座下方的庫房發現銅製燭台、石雕香爐等古物,林志明說,這些文物的年齡不可考,但至少都超過一甲子,而這意外的發現也讓原本只是單純的照片展覽變得更多元化,一切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是個好兆頭。

潮州鎮公所主祕王建元表示,三山國王廟與建基路是幾代潮州人的回憶,因此盼藉由「三山國王廟老照片展」,從廟宇、街景、民生到人情風貌等珍貴的歷史影像,邀請大家穿越時空、重新認識潮州,展覽將於26日在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登場,展期至明年1月4日。

潮州三山國王廟提供300份文創品手機背袋要送給參展民眾,歡迎大家活動後攜帶背袋回廟中祈求平安保佑,延續與三山國王的連結。(謝佳潾攝)
潮州三山國王廟提供300份文創品手機背袋要送給參展民眾,歡迎大家活動後攜帶背袋回廟中祈求平安保佑,延續與三山國王的連結。(謝佳潾攝)

王建元進一步指出,開展當天還將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開幕論壇,特別邀請學者與地方領袖共同分享潮州的歷史文化與未來展望。此外,廟方也提供300份文創品手機背袋要送給參展民眾,歡迎大家活動後攜帶背帶回廟中祈求平安保佑,延續與三山國王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