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獨有成年禮「做16歲」開跑 巴拉圭公使之子也來轉大人

「做16歲」是台南特有習俗,傳統都在七夕,台南市串聯6間廟宇,選在農曆7月的第1個周末假日率先啟動,七夕當天仍有活動。台南市長黃偉哲24日依往例選在安平開台天后宮出席,巴拉圭公使的兒子也來體驗,台南唯一主祀七娘媽的開隆宮一樣湧現上百人參加,還有少年穿起狀元服敲鑼體驗「轉大人」。
台南市因早期童工只能領半薪,「做16歲」儀式形同昭告「吾家有子初長成」,未來工資可領全薪之意。發展成台南特有成年禮。
台南市有多家廟宇各自在七夕舉辦「做16歲」,台南市民政局今年串聯開隆宮、臨水夫人媽廟、施姓大宗祠、安平開台天后宮、北區西來庵與東區關帝殿等6家廟宇同辦造勢活動。活動先在農曆7月首周假日登場,七夕當天再辦活動,方便假日有空的民眾參與。


開隆宮為台南市唯一主祀七娘媽的廟宇,24日有上百人前來「鑽轎底」兼過平安喜鵲橋,許多少年、少女向神明上香祈福,再穿上狀元服敲鑼,過喜鵲橋寫卡片。
黃偉哲出席安平開台天后宮的「做16歲」儀式,學子們戴上狀元帽鑽「鳥母宮」向註生娘娘、七娘媽致敬,完成「轉大人」的儀式。隨後進行奉茶謝親恩,以跪奉茶方式向父母表達感謝。
巴拉圭駐華公使羅艾黎之子對「做16歲」儀式充滿濃厚興趣,他親自趴跪依傳統體驗奉茶與鑽宮禮儀。展現府城的獨有習俗的國際文化價值。
黃偉哲表示,「做16歲」代表將逐漸邁向成年階段,未來將承載更多社會責任,勉勵學子們懷抱感恩之心,成為有擔當且具有責任感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