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籠中元祭開燈放彩點亮基隆 171年傳統迎好兄弟享供奉


自前清咸豐年間傳承至今已經171年的鷄籠中元祭,3日晚間在基隆市主普壇舉行「開燈放彩」儀式,由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與今年輪值主普的吳姓宗親會共同主持,希望能夠透過晚間的這場儀式,為老大公及好兄弟點亮回轉陽間的道路,以接受人世間的供奉款待。
在鷄籠中元祭的儀式中,「開燈放彩」象徵照亮陽間與陰間道路,恭迎「好兄弟」於農曆7月時到陽間享受供奉,也盼望藉由法師念經祭壇,讓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另外,也是為4日的迎斗燈以及5日的放水燈遊行揭開序幕。

邱佩琳表示,隨著主普壇開燈放彩,她可以感受到當年渡海而來的老大公及各姓氏的先祖們,都在現場感受到後人滿滿的誠意,感謝主普的吳姓宗親會與各姓宗親共同努力完成鷄籠中元祭的傳承,她深信所有的老大公及先祖們,都在我們周遭,感受後代子孫祥和地聚在一起,一定非常欣慰。
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說,鷄籠中元祭已經傳承了171年,已經是基隆、甚至是台灣非常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他表示,開燈放彩就像開張營業一樣,向四方好兄弟宣示:接下來基隆要辦普度,還有迎接客人的儀式,隨著主普壇燈火亮起來,基隆整個港都也亮了起來,更凝聚了我們基隆人的心意。
文化局長江亭玫表示,鷄籠中元祭是全台重要中元普度活動之一,從7月24日開燈夜、8月23日開龕門起,至今天的開燈放彩,以及未來的迎斗燈、放水燈等系列傳統科儀,更進一步促成和諧,世代協力傳承保存完整文化。
晚間的開燈放彩儀式,是中元祭系列重要傳統科儀之一,在道士淨壇後,由副市長邱佩琳、輪值主普的吳姓宗親會、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局長江亭玫及議長童子瑋齊聚壇前點亮燈火,引導好兄弟前來,接受供養。並祈求和平的美好願景,為基隆全體市民與遊客祈福,希望藉由本儀式為基隆帶來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