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國中光影劇團登馬祖 AI議題光影戲「我是誰?」震撼演出

台中市清泉國中光影劇團推動「跳島計畫」已邁入第四年,今年再度出發,10月2日至3日分別於馬祖北竿塘岐國小及南竿介壽國中小演出原創光影戲《我是誰?》,讓馬祖學子體驗光影藝術的獨特魅力。
來自台中清水的清泉國中,校園鄰近高美濕地,雖僅有兩百多位學生、也沒有藝才班,但師生憑藉熱情耕耘,14年前便投入光影戲發展,至今榮獲十次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特優,並抱回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美感生活學習地圖金質獎及藝術教育貢獻獎,光影戲早已成為校園特色。
為拓展學生視野,學校自111年起推動「跳島計畫」,先後登上金門、小琉球、澎湖演出,今年則帶來「跳島4.0」版本,在教育局、地方學校及民間團體支持下,跨海前進馬祖。
此次演出的劇目《我是誰?》聚焦AI科技與人性抉擇。故事描述高中生小傑在意外中被植入AI晶片,從此課業、體能全面超越,成為校園風雲人物;然而,隨著味覺異常與腦中聲音的出現,他開始質疑:究竟是靠自己,還是依賴科技?該追求世人眼中的成功,還是選擇忠於真實的自我?藉由戲劇形式,作品引領觀眾思索人工智慧對未來生活的影響。
光影戲的呈現需仰賴燈光、口白、配樂與操偶的精準默契,此次動用六部投影機與十餘支手電筒,並結合真人演出,讓全場毫無冷場。演出後,師生觀眾高度讚賞,並透過體驗活動親身了解幕後操作,對國中生演員展現的專業深表敬佩。
塘岐國小校長陳功德指出,劇團僅由單一班級組成,卻能達成如此完整表演,充分展現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馬祖國際藝術季增添濃厚藝文氛圍。
對清泉國中學生而言,此行同樣意義非凡,許多人是首次踏上馬祖,儘管行程緊湊,仍珍惜跨海交流的機會。透過分享表演、認識當地文化與風光,他們學到課本之外的寶貴經驗,成為國中生活中最難忘的回憶之一。
隨著清泉光影劇團持續推動跳島計畫,光影戲不僅成為校園特色,更逐步連結島嶼文化,讓藝術交流跨越海峽,照亮孩子的青春與學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