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賞楓季即將來到。(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日本賞楓季即將來到。(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日本秋季以絢麗楓葉景色聞名,每年吸引大批旅客前來賞楓,約在10~12月是紅葉最佳觀賞期,由北到南依照不同地區因緯度差異,而有各自的高峰時段。

2025年賞楓市場呈現多變局勢,外部因素從暑假開始,也連帶削弱了秋季銷售動能;再者國際事件、消費習慣變化、區域性機位數增加與獎勵團需求旺等,使旅行社商品設計需同步轉型。今年這場紅葉之旅,不只是風景的競逐,更是旅遊市場生態轉型的縮影,反映旅遊業者在售價、行程與創新組合上的策略挑戰與機會。本期專題從日本賞楓市場「5大觀察」,助力業者滾動式調整通盤策略,掌握紅葉商機。

東北山形銀山溫泉(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東北山形銀山溫泉(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觀察1:經濟議題影響

消費趨保守、出遊規劃期縮短

2025年下半年日本旅遊市場,延續暑期「末日預言」的陰影,造成秋季行程啟動也顯得緩慢。不少旅遊業者分享今年暑假,本應是日本旅遊的黃金期,卻因地震謠言、經濟低迷,以及國際政治事件的干擾,導致銷售不如預期,甚至被東南亞與韓國搶去風采。再加上國際關稅等經濟壓力,聽聞部分企業Q3開始放無薪假,讓消費者出遊預算保守,持續影響賞楓季產品,銷售動能疲弱。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賞花、賞楓或玩雪等季節性產品,旅客習慣提前至少1季前預訂,如今不少消費者已轉向「說走就走」,甚至在出發前兩週才下單,雖然早鳥優惠仍具吸引力,但「臨時決定」已悄悄成為旅遊市場上不可忽視的旅遊消費變因。對業者來說,規劃與壓房備團的壓力大增,保守因應、及早完售才是王道。

青森奧入瀨溪。(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青森奧入瀨溪。(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觀察2:商品型態調整

半自由行受青睞

在旅遊型態與消費習慣轉變下,旅行社不得不思考如何調整產品策略。「半自由行」模式越來越受年輕消費者喜愛,將團體行程與自由活動結合,讓旅客能在交通便利的城市自行探索,同時也可降低商品總價。

五福旅遊產品群北區日本產品部副總經理蔡晏誠表示,近年來五福旅遊觀察到自由行客群持續增長,便在商品組裝方式上做出調整,推出結合半自由行元素的團體行程,如市區安排飯店連泊2晚,行程結束後回到飯店,旅客可自由購物或是探索當地美食,可滿足追求團體便利與自由行彈性的年輕族群,也能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旅客。同時,航空公司在今年賞楓季票價策略也有所調整,也讓旅行社在規劃產品時更具彈性,單價不再一味攀升,而是回歸「多元帶」的定位,滿足不同消費層級的需求。

四國愛媛。(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四國愛媛。(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觀察3:獎勵旅遊需求升溫

家族小包團逐漸成長

目前看來,傳統系列團的銷售較為緩慢,但9月起隨著企業獎勵旅遊旺季到來,賞楓市場迎來另一波動能。不少公司行號早在半年前就預定規劃紅葉季出遊,不僅能凝聚員工向心力,也成為年底慰勞的重要活動。目前東北等經典賞楓地區,紅葉最佳觀賞期部分熱門日期機位甚至一位難求。公司團體對出發時間的需求高度集中,推高了像是「青森、仙台」等航點的訂位率。

疫情過後旅遊習慣逐漸轉變,越來越多旅客不再傾向與陌生人同團出遊,而是以「熟人團」為主力。尤其家族旅遊需求明顯上升,許多三代同堂或親友結伴同行的情況日益普遍,一團人數動輒10~20人。這類客群重視安全感與私密性,更希望行程能因應年齡層差異做彈性安排,例如同時滿足銀髮族的悠閒步調與年輕族群的體驗活動。對旅行社而言,小包團興起是挑戰,也是機會,不僅需要規劃更多元的賞楓路線,還要能依照家庭需求調整用車、餐飲與住宿選擇。部分業者已針對此趨勢,推出「專屬賞楓行程」或提供包車旅遊方案,讓親友團能以更舒適、更有彈性的方式欣賞紅葉之美。

北海道。(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北海道。(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觀察4:東北、北海道熱度不減

四國後起之秀 順勢而起

今年日本賞楓市場東北仍是旅客首選,奧入瀨溪、白神山地等經典景點人氣持續高漲,11月初的團體名額幾近滿團,銷售表現相當亮眼,同時紅葉季後緊接雪季的藏王樹冰行程等,東北旅遊行程將一路火紅到冬季。

北海道則以廣闊楓景為優勢,行程可涵蓋更多景點,並結合溫泉與美食,吸引穩定的回頭客族群。看好秋冬開始逐漸進入北海道旅遊旺季,今年長榮航空從10∕17~12∕10,增加6班函館包機,增加市場上產品豐富度。

九州方面,因飛行時間短、票價與住宿成本相對親民,成為中小企業獎勵旅遊的熱門選擇,秋季整體銷售受穩健成長。在四國的部分,長汎假期東北亞部產品副理陳佩芳表示,四國地區表現順勢而起,因整體區域航班數增多,加上業者積極宣傳、日本地方組織積極推廣在地特色等,使其在獎旅團上逐漸走紅,10月起不少小型獎旅團選擇長榮「桃園-松山」進出的航班前進四國。

此外,中國、四國地區,還有華航廣島、高松;台虎高知等航點可靈活搭配,整體來說,四國賞楓行程在市場上詢問度與聲量逐漸攀升,提供旅客更多選項。

北陸立山黑部。(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北陸立山黑部。(圖片來源:TTN圖庫、shutterstock/達志)

觀察5:產品創新吸引回頭客

加入私房景點與特色鐵道

巨匠旅遊日本部專案經理廖珮雯表示,巨匠的客群多為主顧客,年齡偏中高、經濟能力好,喜愛旅遊享受生活,出遊計畫也都會提早安排。除了有5日行程選擇外,巨匠也推出「長天數、慢慢遊」7~9天的賞楓行程;同時為服務連續多年,年年都參加東北賞楓經典行程的客人,每年都需要有創新元素。因此,今年在東北行程規劃上除了人氣景點奧入瀨溪流、五色沼、猊鼻溪游船等,還加上秋田的微笑鐵道或白神山地山毛櫸步道等,提升旅遊獨特性,也能吸引熟客回流。

名生旅遊副總經理黃榮利則分享,今年秋季的賞楓產品除了延續熱門經典路線外,更積極推出私房祕境與在地體驗,展現差異化優勢。例如規劃結合特色列車「越後心動度假火車雪月花號」的立山、關東行程,或推出探索北陸祕境的專屬旅程,不僅增加市場獨特性,也能提升旅遊的深度與話題性。

掌握2025年日本紅葉商機心法。(旅報傳媒提供)
掌握2025年日本紅葉商機心法。(旅報傳媒提供)

【文/林宥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