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土庫鎮越港社區發展協會為記錄當地「土庫樂團」的故事,將於本月8日在土庫故事屋舉辦「塗褲音樂季」。(陳學茂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土庫鎮越港社區發展協會為記錄當地「土庫樂團」的故事,將於本月8日在土庫故事屋舉辦「塗褲音樂季」。(陳學茂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每一個地方的樂團,代表著在地的音樂風氣,雲林縣土庫鎮越港社區發展協會為記錄當地「土庫樂團」的故事,將於本月8日在土庫故事屋舉辦「塗褲音樂季」,希望藉由活動訴說曾經風光一時的土庫樂團,如何在時代潮流的巨輪下轉型,帶領民眾認識土庫地區音樂發展史。

土庫樂團成立於1957年,是當地頗負盛名的管樂團,那個年代經濟條件不佳,有能力學習管樂的人不多,樂團可說是一種流行的代表,每次出場表演都大受歡迎。但隨著黑膠唱片、錄音帶的普遍,樂團逐漸式微,2019年樂團為紀念已離世的老成員們,與越港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舉辦「塗褲音樂季」,結果大受歡迎。

文史工作者謝暉宏表示,1950年代土庫鎮尚無樂團,在地內科醫師陳少煌邀北港鎮「北港樂團」創辦人陳家湖前來土庫教授管樂器,當時陳家湖在北港鎮公所任職,因此只能利用周末到土庫越港地區開課,吸引不少年輕人加入,在土庫鎮掀起一股音樂熱潮,並於1957年成立「土庫樂團」。

謝暉宏說,「土庫樂團」經常獲邀前往雲嘉南地區表演,風光一時,與「北港樂團」並列縣內2大樂團,當時能成為樂團的一員,代表著流行與文化,一些年輕人為了加入「土庫樂團」,甚至不惜借錢買樂器,可見其吸引力。

雲林縣土庫鎮越港社區發展協會為記錄當地「土庫樂團」的故事,將於本月8日在土庫故事屋舉辦「塗褲音樂季」,「土庫樂團」老班底陳學茂展示老照片回想當年。(張朝欣攝)
雲林縣土庫鎮越港社區發展協會為記錄當地「土庫樂團」的故事,將於本月8日在土庫故事屋舉辦「塗褲音樂季」,「土庫樂團」老班底陳學茂展示老照片回想當年。(張朝欣攝)

「土庫樂團」老班底陳學茂回想,1970年代左右黑膠唱片、錄音帶開始普及,逐漸取代了樂團的存在性,樂團出現斷層危機,樂團老成員們為了轉型,陸續成立「土庫月光樂團」、「土庫夢幻爵士樂團」,並於2019年與越港社區發展協會合辦「塗褲音樂季」,想不到老聲音唱出新活力,帶動了地方音樂熱潮。

越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憲昌指出,今年「塗褲音樂季」將於8日在土庫故事屋舉行,邀土庫國小國樂社、越港國小弦樂社,以及台語歌手許志豪及芙雅樂團演出,歡迎大家前來聽音樂,了解在地樂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