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匠心工坊登台 與工匠面對面

愛馬仕把「工匠精神」帶到台北了。11月中旬,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一場結合藝術、手作與永續思維的《愛馬仕匠心工坊》正式登場。這個巡迴展自2021年於哥本哈根首站亮相後,已走過世界多座城市。此次愛馬仕選擇在華山打造開放式展區,以「工匠的日常」為靈感,將愛馬仕的核心精神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現給大眾。
走進展區,首先會看到大量色彩引導的路線,像在漫步工坊之中。品牌工作人員也提到,為了呈現環境與愛馬仕的合作關係,所有展示與擺設,都使用不破壞現場建築結構為最高準則。這也讓整場展覽,呈現出宛如漫步在愛馬仕巴黎工坊的錯覺。而每一個展區都有其獨特的亮點,如皮具的維修保養,亦或是專攻色彩分色的師傅與專攻絲巾雕版印染的師傅,他們每一位都以自身對愛馬仕的愛,熱情打造作品的每一吋光芒。





有些作品要花上數十道程序才能完成,例如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包款提把,工匠就指出它光皮層就要堆疊五層,而珍稀皮革提把更是需要疊到七層,每堆疊一層,就要考慮皮革的厚薄是否一致,皮革表面微小的細節,是靠工匠多年累積的觸感與經驗才能做到。當被問到縫製包款的印象時,工匠還打趣的說,縫大型皮具的體力與精神相當耗精力,「因此我覺得我完全不可能被AI取代」她笑著說。
展覽也加入了不少適合一般民眾參與的互動體驗。例如馬鞍針縫練習、印刷版畫填色、縫製皮革、修復故事分享等,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環節,一點一滴理解工藝為什麼迷人。同時,紀錄片《愛馬仕全球足跡》也在光點華山電影館同步放映,也帶來更多品牌與永續之間的深層脈絡。
愛馬仕近年在永續議題上不走喊口號的路,而是強調耐用與修復,也強調「經過時光淬煉的物件,更美」。從皮革手套、包袋到絲巾的製作過程,每項作品都經得起時間考驗。這場展覽,便是要讓大家理解:被愛用、被修補,反而是工藝最迷人的模樣。展覽自11月15日起至23日開放,採LINE官方帳號免費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