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今(26)日在烏石港舊址舉辦「傳統舟船修復試航儀式」,兩艘修復完成的宜蘭傳統木船首度重返水域,喚醒200年前「石港春帆」的歷史記憶。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這不僅是文物的再生,更是宜蘭文化記憶的復航,也歡迎民眾到蘭陽博物館與傳統舟船合照,感受昔日河海文化風華。
國定古蹟赤嵌樓「海神廟」修復工程刻正分期分區進行,由於赤嵌樓是國內外旅客來台南必訪的文化地標之一,秉持「讓文化不中斷」,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透過外牆立面更新並導入AR互動科技,以藝術妝點工地,讓赤嵌樓在修復過程中,民眾仍能「看見歷史、聽見故事」。
台北市文化局與國立台灣大學攜手合作,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2.0」平台,成功媒合日東創意有限公司,投入總經費約3200萬元,推動曾任台灣大學法學院教授戴炎輝的住所,市定古蹟「戴炎輝寓所」的修復與再生,自2022年展開修復工程,歷時3年於2025年正式竣工,讓這座承載台灣法學歷史的重要場域,以台式創新餐飲餐廳的嶄新姿態重現世人眼前。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關注民間文化資產與老建築保存的未來發展,今日舉辦「2025民間文化資產與老建築保存論壇」,聚焦「家族保存傳承」與「地方老屋保存實務」,魏家古厝「成美公堂」是彰化縣8個環境教育場域之一,今年適逢140周年,基金會期從「成美公堂」出發,喚起大家對老屋的重視,助力地方推動老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