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這座位於天山北麓的邊疆城市,總是被賦予太多標籤——「優美的牧場」、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然而,當我們真正走進這座城市,會發現它遠比地理標籤更豐富、比歷史定位更鮮活。此次探訪,我們循著文化的脈絡,從一個獨特的地理點出發,穿越千年時光,探尋這座城市深藏的文化密碼與生命活力。
奇美博物館16日預告明年1月29日引進大英博物館的280件館藏,舉辦《埃及之王:法老》展,包括保留最完整的3000多年前塞提二世王權坐像,被稱為近年來台灣最大規模的法老文物展,20日開賣門票未演先轟動。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隨著文化旅遊熱度持續升溫,博物館不再只是靜態展覽空間,而是旅人探索城市風采的方式之一。跟著「美麗中華」的腳步,透過具代表性與話題性的博物館,走進運河文明、王朝歷史、絲綢美學與運動紀錄,串聯江蘇、安徽、河南、北京、浙江與山東,打造一趟文化深度兼休閒體驗的博物之旅。
「KI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今(1)日在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館正式揭幕。鄉長朱宏恩表示,他當時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看到百年排灣族文化,熱淚盈眶,彷彿祖靈在向他訴說著百年的故事,對排灣族而言,文物不只是器物,它們是祖靈的印記、歷史的見證、文化的靈魂,承載著祖先的智慧與生活方式,也蘊含著族群的精神與價值。
世界宗教博物館2025年度重點策展「文物開窗系列特展:成為你自己的光」,即日起至明年1月7日展出,以跨越時空的佛教智慧為主軸,透過珍稀文物、冥想體驗,結合藝術與哲思,引領觀眾展開一場從歷史走向內心的覺醒旅程。
炎炎夏日將過,陣陣金風送爽,廣受國內收藏界矚目的醉月樓博物館2025秋季拍賣會,也將隨之登場!此次拍賣內容,包括字畫、玉器、瓷器與青銅器等,共計二百餘件精品。10月24日起先進行預展,26日下午開始拍賣,地點在台北市松山區的風尚生活會館,歡迎喜愛收藏古董文物的民眾共襄盛舉。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想身歷其境過往的採礦、淘金時光嗎?黃金博物館館內集合多項多媒體體驗,遊客可以在煉金樓,戴上 VR 頭盔沉浸體驗「深入坑道」虛擬探險之旅、或是藉由多媒體裝置「河流淘金趣」,體會先民的淘金夢想,還可以在「煉金劇場」聽「金桑」介紹古早礦工生活的點點滴滴!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獲文化部文化內容再開發計畫支持,由策展人李鈺玲結合高史博刺繡典藏品,串聯致力推廣魯凱族刺繡文化的高雄市茂林區多納國小,以及長年投入布藝教學的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台弟公司縫紉應用博物館,推出《繡布上的歷史—微型展》,探索原、漢不同族群在刺繡上各自的做法與特色,以及圖紋飾背後蘊含的意義與故事,即日起至11月30日於高史博3樓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