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mii

中時新聞網

策展人

  • 李亦凡帶「鬱卒的平面」登威尼斯!數位焦慮變藝術迷宮

    觸文化

    2026年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代表藝術家李亦凡,今(4)日由主辦單位台北市立美術館正式公布策展團隊與展覽主題。此次邀請美國丹佛藝術博物館現代與當代拉丁美洲藝術部門主任哈法艾爾・馮希卡(Raphael Fonseca)擔任策展人。來自巴西的馮希卡活躍於國際藝壇,將與李亦凡展開跨地域、跨文化對話,探討資訊爆炸時代下人與科技的連結與辯證。

  • 60組藝術家、百場演出 白晝之夜首度開放圓山坑道

    觸文化

    2025台北白晝之夜「Hi Story」1日下午2時正式展開,晚上6時在圓山景觀公園舉行《Night Story Open》開幕儀式,今年匯聚超過60組藝術家與百場演出,從大型聲光裝置、環境劇場到馬戲舞蹈、聲音實驗。台北市長蔣萬安出席分享,10周年特別選在具歷史文化意義的圓山場址,更首度開放圓山坑道,在舊兒童樂園可以看到摩天輪聲光秀、旋轉木馬等,這邊有他滿滿兒時的回憶,這樣的場域和白晝之夜結合,相信會給大家留下永久的回憶,今天是好天氣,一路欣賞到半夜都沒有問題,如果二寶、三寶還沒睡會帶他們來逛一逛。

  • 第14屆台北雙年展開幕 「地平線上的低吟」集結全球藝術家共探時代共鳴

    觸文化

    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將於11月1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柏林漢堡車站國家當代藝術美術館雙館長的山姆.巴塔維爾與提爾.法爾拉特共同策展,彙集來自全球37個城市、72位藝術家的作品約150件,包含34件全新委託創作與現地製作,涵蓋繪畫、雕塑、錄像、攝影和表演等。

  • 用耳朵旅行!宜蘭《串視界》展聽見土地的故事

    觸文化

    宜蘭《串視界微型展:築地東北角》即日起至11月21日於赫蒂法莊園、宜蘭人故事館及蘭陽原創館同步登場,邀請旅人放慢腳步,用耳朵傾聽東北角的風、土地與人情,感受山海之間的永續風景。為宜蘭少見以「聽覺」為核心的策展行動,以五條「浪漫旅線」串起7個職人基地,將生活與文化交織成動人的聲音故事。

  • 高史博微型展開幕!刺繡故事帶你穿越歷史時空

    觸文化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獲文化部文化內容再開發計畫支持,由策展人李鈺玲結合高史博刺繡典藏品,串聯致力推廣魯凱族刺繡文化的高雄市茂林區多納國小,以及長年投入布藝教學的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台弟公司縫紉應用博物館,推出《繡布上的歷史—微型展》,探索原、漢不同族群在刺繡上各自的做法與特色,以及圖紋飾背後蘊含的意義與故事,即日起至11月30日於高史博3樓展出。

  • 彰化藝術走向國際 31件作品日本東亞藝術交流展出

    觸文化

    由彰化縣政府與日本IFA國際美術協會共同策辦的「2025東亞藝術交流展」,13日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開幕,有來自台灣19位知名彰化縣籍藝術家及12位磺溪美展磺溪獎得主共31件作品展出,這場跨國藝術盛事,縣長王惠美特別帶團前往參展,希望透過藝術的相互對話,讓世界看見彰化、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