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際偶戲節」榮獲2025年德國iF設計獎,縣府15日表示偶戲節至今已囊括11座國際獎項,持續在國際間打造雲林布袋戲金字招牌。(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國際偶戲節」榮獲2025年德國iF設計獎,縣府15日表示偶戲節至今已囊括11座國際獎項,持續在國際間打造雲林布袋戲金字招牌。(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國際偶戲節」榮獲2025年德國iF設計獎,縣府15日表示偶戲節至今已囊括11座國際獎項,更吸引韓國EBS來台拍攝布袋戲專題。(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國際偶戲節」榮獲2025年德國iF設計獎,縣府15日表示偶戲節至今已囊括11座國際獎項,更吸引韓國EBS來台拍攝布袋戲專題。(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國際偶戲節」今年邁入第23屆,已是台灣歷史悠久的藝術節慶活動,透過持續創新主視覺與內容,吸引世界各國關注,拿下「2025年德國iF設計獎」,縣府15日表示偶戲節至今已囊括11座國際獎項,近期更吸引韓國EBS(韓國教育放送公社)來台拍攝布袋戲專題,持續在國際間打造雲林布袋戲金字招牌。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布袋戲於2006年榮登台灣意象最佳代表,其表演方式獨樹一幟,涵蓋文學、音樂、戲劇等多項元素,面對時代的挑戰,總能迸出新火花,充滿台灣獨特文化魅力。雲林國際偶戲節今年通過23個國家131位評審評比獲得iF設計獎,可見愈在地愈有魅力,也讓雲林布袋戲名揚國際。

縣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說,面對傳統布袋戲的式微,縣府這幾年以多元創新手法,積極振興布袋戲表演藝術與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吸引韓國EBS來台拍攝台灣布袋戲專題,作為「EBS 偉大遺產:東亞篇-台灣」內容之一,預計10月於EBS YouTube等頻道播出,深入介紹台灣傳統布袋戲。

此次韓國EBS來訪,縣府特別準備布袋戲傳習中心的布袋戲教材專書、雲林國際偶戲節文創品相贈,以布袋戲進行國際外交。同時安排參觀台灣指標性布袋戲品牌「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雲林布袋戲館、吳萬響掌中劇團,並造訪虎尾國中布袋戲團,了解布袋戲扎根傳承情況。

陳璧君指出,雲林國際偶戲節多年來持續創新,不僅在設計美學上融入當代語彙,更積極與年輕世代連結,推出許多富有巧思的展演內容與文創品,展現傳統藝術的新風貌,才能接連拿下國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