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舊興中派出所轉型為青創基地「西門交誼創新所」。(嘉市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義市舊興中派出所轉型為青創基地「西門交誼創新所」。(嘉市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義市警察局舊興中派出所翻修改裝,華麗轉身為青年創業基地「西門交誼創新所」,結合中正路商圈舉辦〈二通圈什麼〉展覽,串聯二通(中正路舊名)店家故事,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由專業團隊策展及導覽。

嘉義市中正路在日據時期稱為「二通」,主要是本地人居住營生,因而也被稱作「本島人街」,以區別大通(中山路)多是日本人的生活場域。

舊興中派出所位處古諸羅城的西門位置,在中正路、興中街及光華路共6個路口交會處,緊鄰中正路商圈、交通便捷、生活機能佳,派出所裁撤後,一度作為嘉市警察局檔案資料庫及宿舍使用,2023年納入市府「十大旗艦計畫─舊城創新生」。

嘉義市「西門交誼創新所」展出二通圈故事。(嘉市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義市「西門交誼創新所」展出二通圈故事。(嘉市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義市「西門交誼創新所」展出二通及商圈的故事。(嘉市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義市「西門交誼創新所」展出二通及商圈的故事。(嘉市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市府投入1831萬元經費,結構補強、裝修室內,保留派出所原有的建築外觀特色,今年5月完成改裝工程,轉型為青年創業基地的「西門交誼創新所」,目前1樓空間先試營運,2、3樓裝潢中。

市長黃敏惠說,二通不是嘉義市最老的街,卻是最有故事的一條街,為了推廣舊城文化,「西門交誼創新所」5月起由「島內散步」首先負責運營,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舉辦〈二通圈什麼〉展覽,串聯二通店家故事,喚起大家對地方的記憶與關注。

市府建設處長田長沛說,這次策展從「圈」發想,透過展場設計的飲食圈、共生圈、街道圈,帶領大家回想、體驗或尋找屬於自己生活圈的概念,還有店家改造、青年合作、手作體驗,思考圈法如何再生與放大。

此次展覽二通圈的店家故事有林聰明沙鍋魚頭、一銀仙草、劍虹菜刀行、益昌山產行、嘉義針車行、賴信成香舖、精工刻印、永昌行(五穀雜糧)、瑞里中藥行、雕佛行、藝廊與陶藝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