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賴銘傳以廢棄金屬為媒材,透過切割、焊接、組裝與烤漆,轉化為一件件兼具童趣與美感的「鐵孩子」。(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藝術家賴銘傳以廢棄金屬為媒材,透過切割、焊接、組裝與烤漆,轉化為一件件兼具童趣與美感的「鐵孩子」。(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藝術家賴銘傳在年過50後,才成為全職藝術家,以廢棄金屬為媒材,將鍋蓋、圓鍬、熨斗、餐具、夾具等生活中不起眼的五金物件,透過切割、焊接、組裝與烤漆,轉化為一件件兼具童趣與美感的「鐵孩子」雕塑作品,目前《一銘驚人 鐵定傳奇》在嘉義縣梅嶺美術館展出,是賴銘傳10周年特展,105件作品有20件油畫創作是首度對外展出,讓各界看到賴銘傳的創作能量。

藝術家賴銘傳的作品兼具童趣與美感。(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藝術家賴銘傳的作品兼具童趣與美感。(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賴銘傳自國中時期便展現出對繪畫的高度興趣,原本立志成為畫家,為了家庭生計,轉而投入廣告招牌業,在實務中磨練金屬切割與焊接技巧,累積豐富現場經驗,50歲那年,賴銘傳辭去穩定的工作,全心投入藝術創作,並以「嘉義鐵孩子」自許,從回收場挑選廢棄的鍋蓋、熨斗、圓鍬、茶壺、機車油箱等五金材料,再經由切割、焊接、組裝與烤漆,化腐朽為神奇,創作出童趣、幽默與細膩工藝的鐵件雕塑與大型裝置藝術。

藝術家賴銘傳的作品兼具童趣與美感。(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藝術家賴銘傳的作品兼具童趣與美感。(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賴銘傳在民雄打造的創作基地「灘頭堡」,不僅是工作場域,也是戶外藝術展示空間,他將作品布置於田野之間與舊祠堂周圍,邀請民眾走入其中,感受藝術與土地的連結,作品也曾在嘉義太子大道、檜意森活村、七股黑面琵鷺保育中心、文化夜市等地展出,也曾遠赴大陸展覽。

除致力藝術教育推廣,也接待南洋女子中學、新加坡學生及多所學校至基地參訪,親自示範焊接技術,並帶領學生體驗創作過程,賴銘傳曾分享,有件馬雕塑可能要焊接超過4000顆鐵塊,每天焊10小時,耗時22天才能完成,展現其對工藝的堅持與毅力。

《一銘驚人 鐵定傳奇》10周年特展今開幕,嘉義縣長翁章梁到場參觀,聆聽賴銘傳的創作理念。(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一銘驚人 鐵定傳奇》10周年特展今開幕,嘉義縣長翁章梁到場參觀,聆聽賴銘傳的創作理念。(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賴銘傳創作題材豐富多樣,包括擬真的馬、牛、貓、狗等動物造型,以及結合生活意象與未來感的機械結構。每件作品都保留材料原貌,傳遞出時間的痕跡與再生的價值,目前在梅嶺美術館展出的《一銘驚人 鐵定傳奇》10周年特展,內容橫跨金屬雕塑、裝置藝術與繪畫作品,完整呈現賴銘傳多年來的創作歷程與藝術理念。

今(5日)開幕式上,賴銘傳提到,能夠將歷年來的創作一次呈現給大眾,是相當難得的機會,透露其中1件作品,曾經販售給他人,後來又將其買回,對他意義深遠,感性地說「我不是在創作賴銘傳的作品,而是在創作大家的回憶」。

嘉義縣長翁章梁(左)到場參觀特展,聆聽賴銘傳(右)的創作理念。(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長翁章梁(左)到場參觀特展,聆聽賴銘傳(右)的創作理念。(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長翁章梁驚訝發現,賴銘傳自高中後便未再接受正式的美術訓練,但他創作的油畫作品,色彩明亮鮮麗,栩栩如生地描繪出水牛與玉山的景象,認為正因為沒有受到制式科班的束縛,賴老師反而發展出獨特的風格,展現出極具個人特色的藝術語言。

翁章梁十分佩服賴銘傳在年過50後,仍勇於追尋夢想,指這樣的人最令人敬佩,因為具備強大的意志力、毅力與決心,才能不懼年齡限制,持續在藝術道路上前行。

翁章梁提到,縣府預計投入1億元經費,於今年9月啟動梅嶺美術館的改建工程,目標是打造一座現代化的美術館,提供更優質的藝術展示空間,此外,已退場的協志工商董事長何明宗希望將協志打造成美術館,現已請建築師評估、規畫,看縣府是否能負擔,如整合完成,嘉義縣不管是海區或山區,民眾都能就近欣賞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