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體驗活動的民眾正敲打樹皮布。(李育嫺攝)
參加體驗活動的民眾正敲打樹皮布。(李育嫺攝)
新北南島文化節每年舉辦,圖為去年活動表演。(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新北南島文化節每年舉辦,圖為去年活動表演。(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以天然樹皮製作的貓頭鷹吊飾。(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以天然樹皮製作的貓頭鷹吊飾。(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小朋友向工藝師學習編織,體驗文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小朋友向工藝師學習編織,體驗文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十三行博物館今年首度攜手花蓮縣政府,共同舉辦新北南島文化節「島嶼織縷・繽紛十三」,將在26、27日接連登場,以「織文化、織傳承、織永續」為主題,配合正展出「古代南島衣飾文化特展」,還有樹皮布工藝手工體驗。另上網完成「南島小教室」任務並標記好友,就可獲得手工編織扇等好禮。

館方表示,活動匯集5國世界南島文化、16大原住民族群,共織北台灣最大規模的南島語族嘉年華,將有傳統樂舞、真人服飾展演,其中,「部落手作屋」邀請南島工藝師帶大家編織、體驗文化,由魯凱族包鳳玲老師傳授流傳千年的樹皮布工藝,將天然樹皮創造成為藝術,製作出栩栩如生的貓頭鷹吊飾,感受自然與手作的合鳴。

此外,泰雅族織女梁美花老師分享傳統弓織技藝,帶領參與者穿梭在經緯交錯間,親手編出絢麗多彩的傳統織帶,感受指尖與絲線交織迸發的文化脈動。現場還有文創市集和特色美食,可從文化活動到特展、從傳統織品到現代工藝,看見台灣原住民到世界南島語族文化。

館長羅珮瑄說,從大坌坑遺址到十三行遺址的考古發現,印證台灣是南島語族的重要原鄉,更見證古代技藝的傳承與創新發展。「2025新北南島文化節」像座跨越時空的編織機,將傳統與創新、在地與國際、古老智慧與現代美學完美融合,編織出嶄新的文化風貌。

十三行博物館分享,即日起在FB專頁推出「南島小教室」線上互動,只要在活動貼文中,破解南島編織服飾謎題,並標註3位好友,就有機會獲得環保餐具組、手工編織扇等綠時尚好禮。詳情可到官網及FB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