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今(1)日舉辦「2025客家大地餐桌-右堆秋收食旅」活動,帶領民眾走進杉林與美濃客庄,透過導覽、採摘、手作與餐桌共饗,親身感受客家庄秋收的節奏與風土之美,此次以「吃得懂土地」為主題,結合食農教育與地方創生,讓參與者重新發現季節與生活的溫度。
台灣今年經歷颱風與水患,最近又傳出非洲豬瘟疫情,面對災情頻傳,人心動盪不安,水交社文化園區「和通蔣勳書房」《眾生平安-皆大歡喜》展覽28日開幕,美學大師蔣勳提到,全世界發生的禽流感、狂牛症、非洲豬瘟等疫情,都在警告我們沒有善待動物,如何改善對待動物的環境,也是在改善我們自己的環境。
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將於11月15日啟用,屏東縣政府從11月22日至12月27日,推出為期五周的開幕系列節目,橫跨民謠、民歌與親子音樂劇等多元演出,10月17日起在OPENTIX售票系統啟售。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指出,申辦屏東藝遊卡還可享購票優惠,邀請民眾走進全新劇場體驗南國藝文新風貌。
最近走進台南孔廟的民眾,大概很難不注意到各角落陳設形形色色的椅子,有「轎椅」有「鳳凰椅」,看得人目不暇給;這其實是今年的孔廟文化節創舉,台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與樹德科大橫山USR團隊推出「與孔子有約:座在孔廟.看見台灣」特展,把古蹟化身展場,邀請大家親身「坐進」孔廟,希望藉由這次策展,讓孔廟成為市民的日常文化場域。
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將於11月1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柏林漢堡車站國家當代藝術美術館雙館長山姆.巴塔維爾與提爾.法爾拉特共同策畫,集結來自全球35個城市、52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含33件全新委託創作與現地製作。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關注民間文化資產與老建築保存的未來發展,今日舉辦「2025民間文化資產與老建築保存論壇」,聚焦「家族保存傳承」與「地方老屋保存實務」,魏家古厝「成美公堂」是彰化縣8個環境教育場域之一,今年適逢140周年,基金會期從「成美公堂」出發,喚起大家對老屋的重視,助力地方推動老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