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刺」是南島語族傳統紋身文化,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今(7)日舉辦「2025拍刺浪潮節」,邀請6國的傳統拍刺紋身師,透過紋身藝術帶領民眾感受南島文化之美。
屏東縣山水美景、美食、多元文化,讓旅人眼花瞭亂,屏東縣政府在勝利星村設置結合旅遊資訊與五感體驗的新地標「屏感覺所」,屏東縣交通旅遊處表示,這裡不只是旅遊服務中心,更像是一座「屏東旅行的製造所」,讓每位旅人都能從感官出發,重新發現這座城市的溫度與節奏。
屏東縣政府與台鐵共同舉辦「2025屏東鐵道文化觀光祭」,今(1)日在林邊火車站登場,由縣長周春米宣布活動正式啟動,廣受親子喜愛的紙風車劇團壓軸演出,為活動掀起熱潮。周春米表示,屏東鐵道文化觀光祭從11月1日起至12月13日,為期一個半月的活動結合藍皮列車、鐵道走讀、講座及藝術巡演等豐富內容,精彩可期。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今(1)日舉辦「2025客家大地餐桌-右堆秋收食旅」活動,帶領民眾走進杉林與美濃客庄,透過導覽、採摘、手作與餐桌共饗,親身感受客家庄秋收的節奏與風土之美,此次以「吃得懂土地」為主題,結合食農教育與地方創生,讓參與者重新發現季節與生活的溫度。
台中原住民族文化節11月登場,今年以「原聚・山海屯」為主題,首次擴大為3場巡迴活動,11月8日在大雅揭幕、15日梧棲接棒、22日太平壓軸。活動包含傳統祭儀、原民舞蹈與技藝體驗,展現族群文化多樣性。市府原民會指出,全市原住民族人口逾4萬人,盼活動讓族人就近參與,也讓更多市民體驗原民文化魅力。
台灣今年經歷颱風與水患,最近又傳出非洲豬瘟疫情,面對災情頻傳,人心動盪不安,水交社文化園區「和通蔣勳書房」《眾生平安-皆大歡喜》展覽28日開幕,美學大師蔣勳提到,全世界發生的禽流感、狂牛症、非洲豬瘟等疫情,都在警告我們沒有善待動物,如何改善對待動物的環境,也是在改善我們自己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