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台灣當代藝術正式進軍全球藝術舞台的最高殿堂。由英國愛丁堡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楊佳玲策展、陳建今協同策展的《抒情.暴:倫敦當代台灣藝術展》(A Blast of Lyricism: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rt in London),在倫敦梅費爾(Mayfair)核心地帶的Frieze展覽空間──No. 9 Cork Street盛大開展。這場展覽不僅是台灣藝術首次登上全球最昂貴、最具話語權的畫廊戰區,更象徵台灣文化能量的集體亮相。
南方草草節今年首度推出木雕工藝競賽「紋砌刻-南方藝術獎」,邀請台東各部落創作者以木雕述說文化故事,作品題材從部落傳說到個人生命感悟,透過刀鑿細緻展現排灣族文化的厚度與情感,特展即日起於台東伊塔原旅展出,展期至10月31日止。
國慶連假到三義玩不只賞景,更能賞木藝!2025三義木雕藝術節-木藝慢活嘉年華於10日至12日熱鬧登場,橫跨木雕博物館、前廣場及水美藝術街,從精緻展覽、精彩表演到親子DIY,帶領遊客沉浸在木頭香與慢活文化中,度過充實又難忘的假期。
傳統佛畫大變身,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陳俊吉主任現正於佛光山新竹法寶寺展出「全露法王身:陳俊吉膠彩佛畫個展」,以個人獨創的礦彩顏料,將層層的繁花似錦化為佛身,營造出莊嚴又帶著奇幻與超現實的法界,推升佛畫至前所未有的當代藝術高度。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誰說古董文物只能在博物館看,現在「民間」也能看到,而且這些作品串起古今與地域連結,展現不同時代、地方的「藝術風貌」!第三屆「2025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於昨(26)日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THE ARCADE 文華精品盛大開幕。開幕首日盛況空前,來自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日本、美國和英國的重量級古董商、國際收藏家、媒體與藝術愛好者齊聚一堂,現場人潮絡繹不絕。觀眾不僅親眼目睹了跨越數千年的珍稀國寶,還在新世代創作者的作品前駐足流連,感受傳統與當代、東方與世界的熱烈對話。博覽會開展即引爆話題熱潮,展現出台灣在亞洲古董藝術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文化藝術的參與和養成,有賴現場的感知和互動交流來實踐。桃園市立美術館(簡稱桃美館)作為桃園重要藝術展覽推廣平台,為擴大桃園市市民及鄰近的里民親近藝術活動,增加走進美術館的可能,逐步落實文化平權的目標,自10/01起,將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三訂為桃園市「市民日」(10/01),第一個星期五訂為「里民日」(10/03),本活動將先試行至今年底。
老酒銀行大摩 (Dalmore)180年來始終堅持「The Making of a Masterpiece」的理念,打造永垂不巧的傳世藝術之作,為此大摩首席釀酒師Richard Paterson攜手不同專業領域的卓越創作者合力創作,2020年起大摩更與蘇格蘭首座設計博物館V&A Dundee展開為期三年的「築光三部曲」藝術合作計畫,邀請建築與設計界泰斗隈研吾、Melodie Leung到Ben Dobbin,合力完成跨領域的藝術之作。
旅行,除了是生活感的延伸,更可以是一場與藝術的深度對話,不管踏上熟悉或陌生的城市,欣賞風景與品嘗美食之外,那些藏在博物館、街角展覽、古老建築與當代創作中的藝術,也悄悄訴說著地方的靈魂,成為回味無盡的旅程印記。
【旅奇傳媒/記者-謝旻蒨】馬祖列島由4鄉5島所組成,素有「閩江口外天上撒下的一串珍珠」之稱。當地以多樣性的自然生態、豐富的軍事元素、悠久的人文歷史以及海洋文化產業,使其成為一個兼具觀光、文化與生態於一體的熱門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