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後壁「合鴨藝術園地」添亮點,新品種苞舌蘭盛開迎賓。(張毓翎攝)
台南後壁「合鴨藝術園地」添亮點,新品種苞舌蘭盛開迎賓。(張毓翎攝)

台南市後壁區頂長社區「合鴨藝術園地」,收容功成身退的合鴨,落實資源循環理念,推動食農教育體驗,今年引進農改場最新研發的苞舌蘭新品種,試種在門口兩側,近期開出粉紅、紫紅及黃色的花朵,為整體景觀增添不少色彩。

後壁芳榮米廠生產的稻米名聞遐邇,部分田區採用自然生態種植法,引進合鴨防治稻作病蟲害,減少使用農藥。稻米收割之後,合鴨藝術園地收容這群合鴨,以碾米與玉米及高粱下腳料,提供飼養所需,所產生鴨糞與廢水成為園區植株養分來源,達成農廢循環,循環共生的精神。

遊客在合鴨藝術園地體驗插秧。(張美雪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遊客在合鴨藝術園地體驗插秧。(張美雪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民眾用傳統的碾米機碾製稻榖,體驗不一樣的農遊活動。(張美雪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民眾用傳統的碾米機碾製稻榖,體驗不一樣的農遊活動。(張美雪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頂長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遊客來合鴨藝術園地,除了認識鴨稻共生,也可以餵合鴨、撿鴨蛋、煎鴨蛋等,或是用傳統的碾米機碾製稻榖,體驗不一樣的農遊活動,最近接待很多親子家庭來參訪,還有公私立部門率隊來觀摩、作客。

台南區農改場去年發表適合景觀地植的苞舌蘭新品種,今年技轉給頂長社區,試種於合鴨藝術園地的大門兩側,苞舌蘭不像其他蘭花的嬌嫩難養,可以直接種植於地上,生育過程中添加園區的鴨糞滋養,植株生育強健,目前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預估花期可達6個月以上。

後壁頂長社區將苞舌蘭結合稻穗做成花束。(張美雪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後壁頂長社區將苞舌蘭結合稻穗做成花束。(張美雪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張美雪說,合鴨藝術園地旁的稻田,已結出飽滿的稻穗,金黃色稻浪隨風搖曳,很漂亮,6日上午邀請民眾來體驗割稻、賞苞舌蘭,社區將請大家喝綠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