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模型超逼真!台中科博館《自然藝想》展開箱

公仔模型當道,連博物館也玩起來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博物館聯手推出全新特展《自然藝想》,號召台灣原型師跨刀參展,展出超過40件擬真動物標本與模型,從恐龍到「鬼鼠」,樣樣精彩,也帶著民眾如何從「觀察、測量、建模」用藝術表達複雜的自然。
《自然藝想》特展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於科博館第三特展室展出,展區由5面落地窗型展櫃展出「『模』索真實」、「標準『模』範」、「有『模』有樣」、「『模』擬自然」、「模樣千萬變」、「自然的『模』樣」六大主題;今(16日)開幕式以紅毛猩猩、紅鶴、犀牛等饒富童趣的戲偶,生動呈現熱帶雨林動物面臨的困境,引導民眾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科博館館長黃文山表示,希望觀眾從這些模型與標本的並陳中,看見蒐藏背後的學問與美感,打開對自然的更多想像。台大動物博物館的郭偉望則談到早期用蠟或玻璃製作模型的技藝如何在今天演化為電腦模擬與研究工具,模型的價值也與時俱進。
展覽亮點之一,是展出8隻罕見的「鬼鼠」標本,這批由日本教授青木文一於1930年代蒐集的百年老鼠,見證了台灣農業與生態的變遷。策展人蔡孟穎介紹,展區中也能看到原型師打造的暴龍、厚頭龍等恐龍模型,從平面設計到立體成品,全過程公開,讓人一窺模型如何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