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國寶聚焦展宋高宗皇后畫像 揭密岳飛案下的皇室記憶

故宮博物院近期於「國寶聚焦」特展中,展出國寶《宋代后半身像》冊中兩幅重要畫作-〈宋高宗后半身像〉與〈宋孝宗后半身像〉。兩位皇后均生活於金兵南侵、國土分裂的南宋動盪時期。其中,宋高宗趙構為南宋第一位皇帝,不僅因牽涉名將岳飛之死而備受歷史爭議,在位期間更屢次南逃,被戲稱為「逃跑皇帝」。

〈宋高宗后半身像〉描繪的吳皇后生於1114年,14歲入宮,靖康之難後與高宗南渡建國,歷經金兵壓境與內亂風波,始終相伴左右。吳氏以才學與忠誠晉升貴妃,在原皇后邢氏靈柩自金國迎回後,於紹興12年(1142)冊立為后,成為南宋最具影響力的皇后之一。她深得高宗寵信,尤以書法著稱,曾代高宗擬詔書,筆跡幾可亂真,史載「人莫能辨」,傳為一時佳話,亦反映兩人深厚信任。
畫像中的吳皇后頭戴九龍花釵冠、面貼珠鈿,身著深青禕衣,繡對雉十二行並飾朱紅邊,繡龍紋於衣上,服飾鮮麗而莊嚴,展現宋代后妃禮制與審美。
吳皇后與高宗相伴59年,歷經南宋政權奠定至中期安定。1162年高宗禪位養子孝宗,吳氏尊為壽聖太上皇后,1197年崩於壽康宮,享年83歲,謚號「憲聖慈烈皇后」,與高宗合葬永思陵,在位與尊位期間之長,實為中國歷史罕見。
展出的〈宋孝宗后半身像〉則推測為成肅謝皇后,為孝宗第三位皇后。前兩位皇后郭氏與夏氏皆早逝。謝氏於1176年受高宗旨意立為皇后,與孝宗共歷南宋中興,當時宋朝與金國外交處於拉鋸,表面議和,實則防戰頻繁,皇室內政亦需因應國勢調整儀制與朝綱,謝后在宮廷角色上穩重端莊,為內政穩定之關鍵人物。
畫中謝皇后服飾氣質高雅,展現南宋皇室對女性的審美理想。她於孝宗退位後為皇太后,至1203年逝世。
論及〈宋孝宗后半身像〉所繪是誰,史學界始終採取推測的態度。擔任本次展覽策展人的故宮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許文美說,判斷不易在於一位皇帝通常不只有一位皇后,且《宋代后半身像》的皇后們的考究,都是參考清嘉慶21年由翰林院編修胡敬編纂的《南薰殿圖像考》,書中清楚介紹皇帝,皇后僅為並列,才會較難確定畫中人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