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名所圖屏風〉描繪江戶時代生活樣貌豐富多采多姿。(廖素慧攝)
〈江戶名所圖屏風〉描繪江戶時代生活樣貌豐富多采多姿。(廖素慧攝)

國立故宮南院「江戶浮世之美」特展29日開幕,包括新版千元日幣的〈神奈川沖浪裏〉等來自日本各大博物館典藏江戶時期的屏風、手卷、版畫、繪本218組件浮繪世精品,展至8月31日,但日本重要文化財的〈江戶名所圖屏風〉只展至6月15日。

南院指出,江戶時代指的是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至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江戶也是幕府期間東京的舊名,江戶浮世繪就是描繪當時的生活日常,〈江戶名所圖屏風〉展開近10公尺長,呈現豐富多采多姿的江戶生活,畫中多達2200多人,是世界僅存3件中時代最早的肉筆繪珍品。

展品《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江戶時期連接江戶與京都的交通要道「東海道」沿途53個驛站,旅人的行腳、驛站的風土人文,勾繪當時的旅遊風尚。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廖素慧攝)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廖素慧攝)

2024年新版千元日鈔是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廖素慧攝)
2024年新版千元日鈔是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廖素慧攝)

2024年新版千元日鈔是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及〈富嶽三十六景山下白雨〉也是必看經典。此展還有曾來台灣的吉田初三郎從東側太平洋遠眺台灣的作品。

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此展覽是故宮南院開館10周年的重要展覽之一,218組件有150件向國內外借展及68件是故宮典藏品,透過展覽呈現東京風貌及其在東亞藝術圈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藉由展覽促進台日文化交流。

日本重要文化財的〈江戶名所圖屏風〉只展至6月15日,縣長翁章梁觀賞讚嘆。(廖素慧攝)
日本重要文化財的〈江戶名所圖屏風〉只展至6月15日,縣長翁章梁觀賞讚嘆。(廖素慧攝)

「江戶浮世之美」特展由故宮院長蕭宗煌、嘉義縣長翁章梁、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剪綵開幕。(廖素慧攝)
「江戶浮世之美」特展由故宮院長蕭宗煌、嘉義縣長翁章梁、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剪綵開幕。(廖素慧攝)

展覽由蕭宗煌、嘉義縣長翁章梁、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及東京美富士美術館、出光美術館等各借展單位代表剪綵開幕,展期自5月30日至8月31日,218組件展品輪番上架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