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之輕:在攝影中感知《五種重量》的記憶、身體與時間

由「一影像」創辦人馬立群自2018年發起的「Photo GO 攝影上桌」活動,至今已發展為台灣年輕攝影創作者的重要發聲平台。該計畫不僅鼓勵創作者拓展影像語彙,更積極介入當代社會與文化脈絡,試圖重新界定攝影在當代藝術中的位置與潛能。今年選出五位「Photo GO」得獎藝術家,將於6月6日至6月22日在台北晗光行推出聯展《五種重量》,透過五種影像語言,回應時間痕跡、感知密度與存在張力等命題。
展覽名為《五種重量》,卻並不試圖以秤量或測量為主軸,而是關注影像在情感、記憶與觀看中所生成的「不可量化」重量。五位參展者-黃弘川、篠塚紘生、黎青青、陳冠霖與蔡定邦-分別從個體經驗、媒介思考與社會視角出發,在影像中尋找那些無聲但沉重的痕跡。他們的作品揭示攝影不只是紀錄世界的工具,而是與觀者形成心理張力的感知場域。

黃弘川的《無題:川》聚焦於祖母記憶衰退的個人經驗,透過影像緊扣對遺忘的抗拒與對情感的緊握。這是一場關於愛與失落的影像日誌,也是一種溫柔的見證行動。當祖母的神情在畫面中日漸模糊時,那份無法挽回的流逝與努力記得的執念,構成一種深刻而私人化的重量。

來自日本的篠塚紘生,則從攝影作為媒介本身切入。他觀察到在多媒材並陳的當代藝術場域中,攝影往往因其「輕」與「易複製」的性質而被邊緣化,反倒啟發他重新探問這種「輕盈」是否也是攝影的獨特力量。他透過對攝影物質性的實驗,讓影像游移於二維與三維之間,試圖捕捉觀者與作品之間那片不可見卻持續拉扯的張力。

黎青青以植物作為時間與記憶的象徵。她長期觀察植物自然生長與枯萎的過程,透過攝影、繪畫與當代首飾等跨媒材實踐,形塑出一種靜謐的敘事方式。作品中的植物不再是靜物,而成為有情感、有記憶的見證者。她用影像探索記憶如何沉澱於日常細節之中,在極靜之中生成一種難以言說的重量。

陳冠霖的《如紙一般的厚度》將記憶、時間與影像的物質性融合為一體。他在德國旅行時探訪一座荒廢二十年的紙廠,使用過期底片拍攝現場痕跡,再將影像輸出於報紙等紙張,進行貼覆、撕除與重拍的反覆工序。這些影像歷經不斷的破壞與再生成,彷彿象徵記憶本身的層疊與消磨。作品不只是一組圖像,更是一場對「影像能否承載時間」的實驗與追問。

蔡定邦則以《水噹噹ㄟ金雲阿姨》回望身體與觀看的權力關係。他拍攝一位72歲女性金雲阿姨-曾經經營餃子店、如今在咖啡廳打工的庶民女性。她不但自豪展示年輕時的性感寫真,更大膽挑戰現代審美對自然身體的排斥與規訓。蔡透過日常陪伴,紀錄她重返鏡頭前的姿態,那種不依賴主流審美、不羞於年老與真實的身體呈現,不僅具備強烈的視覺張力,也讓人重新思考身體、性別與觀看之間的倫理關係。
《五種重量》所提出的不是某種統一的命題,而是對影像如何與世界產生感應、反射與壓力的五種回應。攝影在這裡不只是觀看的媒介,而是思考與存在的介面。每張照片、每件作品都是一塊沉靜的礫石,在觀看者心中悄然下沉。所謂「重量」,既不是可見的形體,也非具體的尺寸,而是一種在凝視中悄然堆積、讓人無法忽視的密度與思緒。
【展覽資訊】
展出藝術家|黃弘川、篠塚紘生、黎青青、陳冠霖、蔡定邦
展覽日期|2025年6月6日(五)至6月22日(日)
開幕導覽|6月7日(六)下午2:00
開放時間|週五至週日 10:00至19:00(其他時間請預約)
展覽地點|晗光行(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13巷8號1樓)
主辦單位|攝影上桌 Photo GO、晗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