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二結王公廟打造鎮殿王公 1300人參與「千人泥塑」

28年前宜蘭舉辦「千人移廟」,成為文化保存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典範,坐落在舊廟原址的宜蘭縣二結王公廟,將打造3尊鎮殿王公,廟方今天(8日)號召鄉親參與神像塑造,眾人捏製的泥土成為神像的一部分,以「千人泥塑」延續千人移廟與社造的精神。
主祀古公三王的二結王公廟有超過200年歷史,因舊廟空間不敷使用,廟方決定在原址建新廟,民國86年動員近千名信徒與志工舉辦「千人移廟」以保留舊廟;新廟已落成啟用,鎮殿神像預計2年後完工。


二結王公廟董事長張明華說,千人移廟引起很大的迴響,讓大家共同參與王公神尊的塑造,再現28年前的盛況,報名人數多達1300多人,更是超乎預期;泥塑王公有別於木刻、石雕,就是希望信徒的心意跟王公神尊能連結在一起。

今天文化部長李遠、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等人也前來二結王公廟參與「千人泥塑」,眾人先把廟方分送的泥土壓扁,再將王公廟的香灰和入泥中,搓揉泥土成形後按壓指印,再依序將泥土貼附在尚待塑形的王公神像,在「千人泥塑」後,廟方將請匠師製作神像。
林茂盛表示,千人移廟是台灣重要的文化、宗教活動,如今千人泥塑承襲千人移廟,透過千人泥塑深化地方文化與信仰的連結,也重現千人移廟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