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鹿草鄉圓山宮之前舉辦「放火馬」儀式,燒的火馬都是金紙等材質製成。(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鹿草鄉圓山宮之前舉辦「放火馬」儀式,燒的火馬都是金紙等材質製成。(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鹿草鄉圓山宮為保留傳統元素,由青壯委員復刻傳統,學稻紮火馬。(呂妍庭攝)
嘉義縣鹿草鄉圓山宮為保留傳統元素,由青壯委員復刻傳統,學稻紮火馬。(呂妍庭攝)

嘉義縣鹿草鄉圓山宮是當地信仰中心,廟方4年前恢復中斷近一甲子的「放火馬」傳統儀式,明年嘉義縣將舉辦台灣燈會,恰逢農曆馬年,圓山宮決定復舊,不但重新學習用稻草製作火馬,也與稻農洽談合作供應稻草,明年元宵火馬祭將燃燒「稻草馬」。

圓山宮委員謝東達表示,早期居民原本就用稻草製作火馬,近年改用金紙等材料製作。(呂妍庭攝)
圓山宮委員謝東達表示,早期居民原本就用稻草製作火馬,近年改用金紙等材料製作。(呂妍庭攝)
圓山宮委員謝東達帶著鹿草鄉長嚴珮瑜一起手紮稻草馬。(呂妍庭攝)
圓山宮委員謝東達帶著鹿草鄉長嚴珮瑜一起手紮稻草馬。(呂妍庭攝)

謝火馬,又稱射火馬、放火馬,儀式在清嘉慶年間福建沿海最為盛行,當時人民用稻草紮成馬的形狀燃燒,象徵神明指派天兵、天將載走瘟疫,有消災解厄之意,圓山宮在元宵節復辦火馬祭後,原本都燒金紙糊成的紙馬,今年主委陳昱良接棒帶領新團隊上任,發揮年輕人的創意之餘,也盼能堅持住傳統,於是由青壯委員復刻傳統,學稻紮火馬。

鹿草鄉長嚴珮瑜在廟方人員協助下,手中的火馬逐漸成形。(呂妍庭攝)
鹿草鄉長嚴珮瑜在廟方人員協助下,手中的火馬逐漸成形。(呂妍庭攝)
手工紮綁,每隻火馬大小、形態都不同,反而更生動。(呂妍庭攝)
手工紮綁,每隻火馬大小、形態都不同,反而更生動。(呂妍庭攝)

委員謝東達表示,早期居民原本就用稻草製作火馬,近年改用金紙等材料製作,為讓清代就流傳下來的除疫儀式保守傳統元素,他特地去學如何用稻草製作火馬,表示因是手工紮綁,每隻火馬大小、形態都不同,反而更生動。

謝東達說,火馬製作方式必須先用草繩將一束束稻草綁成馬匹形象,做出四肢與馬頭後,再用紅紙包覆,繫上韁繩,目前規畫明年要在活動中讓民眾DIY製作,屆時還會附上小卡,讓民眾寫下祈福願望。

圓山宮目前規畫明年要在活動中讓民眾DIY製作稻草馬,屆時還會附上小卡,讓民眾寫下祈福願望。(呂妍庭攝)
圓山宮目前規畫明年要在活動中讓民眾DIY製作稻草馬,屆時還會附上小卡,讓民眾寫下祈福願望。(呂妍庭攝)

謝東達還說,民眾可以在製作火馬過程,心裡默念想跟神明說的話或心願,當熊熊火勢將火馬燃燒殆盡,就象徵心願已傳達到天上。

圓山宮今年和鹿草鄉公所、鹿草鄉農會創意行銷,用在地特產的朱雀朝天椒,與知名「奮起福米餅」聯名開發「辣椒米磚」。(主辦單位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圓山宮今年和鹿草鄉公所、鹿草鄉農會創意行銷,用在地特產的朱雀朝天椒,與知名「奮起福米餅」聯名開發「辣椒米磚」。(主辦單位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除回復早年傳統,圓山宮今年和鹿草鄉公所、鹿草鄉農會創意行銷,用在地特產的朱雀朝天椒,與知名「奮起福米餅」聯名開發「辣椒米磚」,昨(7日)正式發表,紅紅火火的包裝和微辣酥脆口感,展現鹿草在地宗教文化與特色產業。

「辣椒米磚」,昨(7日)正式發表,紅紅火火的包裝和微辣酥脆口感。(呂妍庭攝)
「辣椒米磚」,昨(7日)正式發表,紅紅火火的包裝和微辣酥脆口感。(呂妍庭攝)

鹿草鄉長嚴珮瑜說,圓山宮火馬祭復辦後,吸引許多遊客參加,還有旅外鄉親因朋友介紹,才知道家鄉有如此特別的傳統,於是公所今年協助廟方,以「放火馬」為主題,攜手嘉義知名品牌「奮起福米餅」,以朱雀朝天椒開發大人口味,可以當下酒菜的「辣椒米磚」,未來除在奮起福米餅門市及華山文創園區販售,公所也積極洽談其他通路中,盼吸引更多民眾認識鹿草。

嚴珮瑜說,鹿草鄉正面臨人口老化、流失問題,為讓地方產業能夠永續,公所努力為鹿草創造故事,與社區、民眾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