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刺」是南島語族傳統紋身文化,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今(7)日舉辦「2025拍刺浪潮節」,邀請6國的傳統拍刺紋身師,透過紋身藝術帶領民眾感受南島文化之美。
台中原住民族文化節11月登場,今年以「原聚・山海屯」為主題,首次擴大為3場巡迴活動,11月8日在大雅揭幕、15日梧棲接棒、22日太平壓軸。活動包含傳統祭儀、原民舞蹈與技藝體驗,展現族群文化多樣性。市府原民會指出,全市原住民族人口逾4萬人,盼活動讓族人就近參與,也讓更多市民體驗原民文化魅力。
南方草草節今年首度推出木雕工藝競賽「紋砌刻-南方藝術獎」,邀請台東各部落創作者以木雕述說文化故事,作品題材從部落傳說到個人生命感悟,透過刀鑿細緻展現排灣族文化的厚度與情感,特展即日起於台東伊塔原旅展出,展期至10月31日止。
「KI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今(1)日在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館正式揭幕。鄉長朱宏恩表示,他當時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看到百年排灣族文化,熱淚盈眶,彷彿祖靈在向他訴說著百年的故事,對排灣族而言,文物不只是器物,它們是祖靈的印記、歷史的見證、文化的靈魂,承載著祖先的智慧與生活方式,也蘊含著族群的精神與價值。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2025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活動09/26於台北車站一樓多功能展演區盛大開幕!現場有多位貴賓出席共襄盛舉,開幕活動邀請台中市和平區的「泰雅原舞工坊」,以泰雅族傳統歌謠與舞蹈揭開序幕,並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NTSO台灣歌謠傳鄉情-管弦新奏部落交響風》原鄉篇合作,將舂小米歌重新編排,透過交響樂結合泰雅舞蹈,呈現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獨特樣貌,震撼全場。
藤編不只是日常器具,更承載著部落的記憶與族群精神。台東建和部落舉辦「部落工藝價值交流塾」,邀集全台各地工藝師齊聚一堂,展開一場跨縣市、跨族群的藤編工藝交流。活動中,藤藝師不僅展現精湛手藝,也分享各自部落的文化故事,讓山林智慧在交流中激盪出新的價值。
2025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今在台北車站一樓開幕,活動自9月26日至28日連續3天舉辦,展區規畫5大重點,包括舞台展演、部落展售、遊程展示、DIY體驗以及拍照打卡區,展現部落工藝、美食、音樂與遊程等多元特色。
苗栗縣政府主辦的「2025國際口簧琴論壇─lubuw na hma‘uy 舌尖上的口簧琴」,26日在國立聯合大學登場,吸引來自國共34位音樂家與學者齊聚。論壇以「共振.脈動」為題,透過百人口簧琴同奏,展現聲音共鳴、文化交流及苗栗推動國際文化外交的成果。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交通部觀光署連續12年舉辦「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今年將於09/26-09/28,在台北車站一樓多功能展演區盛大舉行!日前特別在觀光署旅遊服務中心舉辦展前記者會,眾嘉賓齊聚出席,為「2025部落觀光嘉年華」揭開序幕!
2025年國際口簧琴論壇「共振·脈動」將於9月26日至28日在苗栗舉行,聚焦泰雅傳統器樂的保存、傳承與國際交流。論壇匯聚來自6個國家的34位學者與文化工作者,期望透過口簧琴這一古老的樂器,在苗栗激盪出跨越時空的文化共鳴,讓世界聽見台灣,也看見苗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