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熟悉的「台式牛排」是盛裝在鐵盤上的鐵板牛排,從傳統名店波麗路、紅屋、小統一,到街頭巷尾的夜市牛排都用吱吱作響的鐵盤。波麗路第二代廖賜麟先生曾說波麗路是台灣最早開始用鐵板盛裝牛排的店,後來的鐵板牛排都是模仿波麗路。廖賜麟先生說,他看到日本的餐廳中,牛排或漢堡排常常是用「鐵盤」來盛裝上桌。一塊煎得微生的牛排被放上燒得吱吱作響的鐵盤,讓顧客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整熟度,一邊享用一邊聽著油脂在鐵盤上作響的聲音。所以回來台灣之後,他也請公司配合的鐵工師傅,用他親自化的草圖打造獨一無二的波麗路鐵盤。
台北市文化局與國立台灣大學攜手合作,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2.0」平台,成功媒合日東創意有限公司,投入總經費約3200萬元,推動曾任台灣大學法學院教授戴炎輝的住所,市定古蹟「戴炎輝寓所」的修復與再生,自2022年展開修復工程,歷時3年於2025年正式竣工,讓這座承載台灣法學歷史的重要場域,以台式創新餐飲餐廳的嶄新姿態重現世人眼前。
最近很受歡迎的韓劇《暴君的廚師》,潤娥飾演的延志永,急中生智做了一道「米酒燉牛排骨」,稱作「來自未來的美食」。其實,用濃厚的醬汁醃肉燉煮,很像「台式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