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節「原聚.山海屯」系列活動首場「泰雅之山」,昨(8)日下午於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戶外廣場熱情登場,由大雅區公所主辦,活動以山區泰雅文化為主軸,串連多族群樂舞、文化體驗與市集展售,展現原住民族文化的多樣生命力與凝聚力。現場氣氛熱烈,最後由雙金歌王沈文程壓軸開唱,掀起活動最高潮!
雲林縣文化新亮點「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將於今年底啟用,為迎接開館,縣文觀處特別舉辦「佇山頂徛家」常設展導覽活動,為後續導覽規畫及觀眾體驗奠定基礎。文觀處9日表示常設展以「古坑.大坪頂遺址」出土的陶片、石器及生活器具為核心,透過文物展示與空間敘事,重現史前人類在古坑山區的聚落樣貌。
海洋委員會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首度以戲劇、音樂與光影藝術跨界形式詮釋海洋文化。9日下午2時,「藝起海洋-海洋新創戲劇展演」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登場,以音樂、舞蹈與多媒體影像交織出人與海的詩意對話,展現台灣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當代創造力。
「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節-原聚山海屯」系列活動,首場盛會在台中市原住民文化館戶外廣場盛大登場,為年度原民文化推廣揭開序幕。本次活動以泰雅族文化為主軸,融合多族群樂舞特色,透過音樂、舞蹈與飲食體驗,展現原住民族的生命力與文化多樣性,現場湧入眾多民眾共襄盛舉,熱鬧非凡。
誠品書店向台灣最南再推進,適逢恆春建城150週年,進駐最新藝文地標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一樓,將於11月15日試營運,距離恆春古城牆僅50步之遙;恆春文化中心也會在同日全面開幕,其中劇場館將舉行一連6場藝文活動,為屏南地區帶入多元藝術文能量。
28年前宜蘭舉辦「千人移廟」,成為文化保存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典範,坐落在舊廟原址的宜蘭縣二結王公廟,將打造3尊鎮殿王公,廟方今天(8日)號召鄉親參與神像塑造,眾人捏製的泥土成為神像的一部分,以「千人泥塑」延續千人移廟與社造的精神。
根據台灣港務公司公布的第四季遊輪來台靠掛港資料顯示,今年第四季來台靠掛港的郵輪業者名單中,以台灣為母港的除了台灣市場熟悉的麗星郵輪(探索星號)、MSC榮耀號、歌詩達莎倫娜號、挪威郵輪奮進號、另還有珊瑚地理學家也是以基隆為母港。
「拍刺」是南島語族傳統紋身文化,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今(7)日舉辦「2025拍刺浪潮節」,邀請6國的傳統拍刺紋身師,透過紋身藝術帶領民眾感受南島文化之美。
恆春文化中心繼去年民謠館啟用後,劇場館將於15日正式啟用,開幕當天在恆春古城4座城門同步展開「萬人牽手護古城」行動,優人神鼓、恆春半島民謠及古謠傳唱、光雕展演,共同點亮恆春建城150周年的歷史記憶。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的開幕啟用,意味國境最南的重大藝文建設完成最後拼圖。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數位時代流行「穿越式體驗」,但若能親臨唐代長安,會是什麼模樣?中台世界博物館舉辦「雲裳萬象-唐代風華的文化派對」活動,設計微型展示拍照區,邀請民眾化身萬國使者走入盛唐。凡於11/04-11/09 期間,穿著特色服飾即可免費入館,感受古今交會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