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將祝山林道打造成車輛通行、人行可漫步的林道。(林保署嘉義分署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將祝山林道打造成車輛通行、人行可漫步的林道。(林保署嘉義分署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祝山林道2.5k處水山療癒步道入口,鋪設彩色瀝青混凝土,色塊鮮明,提醒駕駛注意行車。(林保署嘉義分署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祝山林道2.5k處水山療癒步道入口,鋪設彩色瀝青混凝土,色塊鮮明,提醒駕駛注意行車。(林保署嘉義分署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花季10日將啟動,區內的祝山林道從入園處連接沼平車站至觀日平台,是遊客及車輛通行的重要聯絡道路,林保署嘉義分署以5000多萬元整修3年,完成多用途生態林道更好遊賞,遊客可散步、車輛好通行、多功能停駐空間利於山區急難救助搶災。

嘉義分署指出,祝山林道約2.5K處為髮夾彎段,是新景點「水山療癒步道」入口,此次整修鋪設彩色瀝青混凝土,色彩醒目,可有效提醒駕駛員注意路況,減速行駛,確保行人安全。

祝山通往小笠原觀景區支線上,將原有擋土牆鑲嵌台灣帝雉窯燒,增添林道新意象。(林保署嘉義分署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祝山通往小笠原觀景區支線上,將原有擋土牆鑲嵌台灣帝雉窯燒,增添林道新意象。(林保署嘉義分署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祝山林道終點處,在祝山車站附近有條支線可通往小笠原觀景區,是2級保護類動物台灣帝雉常出現的地點,此次整修小笠原山觀景入口支線處,保留既有擋土牆青苔,並嵌上帝雉起飛模樣的陶板窯燒,增添林道新意象及作為生態解說題材。

遊樂區邊坡則利用二萬坪地區崩塌後累積大量的裸露塊石砌築,將致災素材再利用,融合森林遊樂區自然景觀,塊石護坡的多孔隙環境成為動植物生長、棲息及遊憩的環境,節能減碳,也維護生態。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護坡利用二萬坪堆積塊石打鑿鑲嵌,兼具生態及自然景觀。(林保署嘉義分署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護坡利用二萬坪堆積塊石打鑿鑲嵌,兼具生態及自然景觀。(林保署嘉義分署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林道沿線原有木欄杆腐朽損壞,全線整修設置天然塊石,間隔排列,基座預埋套管,方便維護更換,且與自然景觀融合,塊狀護欄前後裝設雙向反光標示,提升夜間行車安全。

嘉義分署表示,該署自2022年至2024年分年編列共5000多萬元經費整修,去年年底完工,優化祝山林道環境,讓人車使用更安全,停駐空間也能供災救急需,3月10日今年花季開始,煥然一新的祝山林道更好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