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中央路點燈計畫 藝術家與居民共創故事燈箱

桃園市大嵙崁文教基金會主辦「大溪藝術進入社區行動」,以「來吧!釀造中!」為主題,邀請4組藝術家與58位大溪在地居民,以公共參與、藝術共創及地方行動為策略,聚焦生活環境中的公眾議題並改善。其中貫穿大溪老街的中央路前段較沉寂,眾人以故事燈箱裝置點亮7處空間,喚起在地居民的情感連結。
中央路也是大溪人口中的「上街」,以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店家為主,但是隨著生活型態轉變,中央路的前段逐漸沉寂,面對早期繁華「上街」的意象逐漸消逝,藝術家薛夢如以「光」為媒介與居民合作,將街區記憶與情感轉化為故事燈箱裝置,重新點亮中央路7處空間,包括大溪老城四季行館、隱灶腳百年老厝餐館、金帥西服、順吉車行、正吉號打鐵店、進興煤氣行、中央路35號,期盼喚起居民在街區裡的生活記憶。

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倩慧表示,市府公共建設也以和平老街、興南路老街為主,中央路過往很繁榮如今沒落,該路段在大溪歷史發展上有其重要性,包括市場、婚喪喜慶、打鐵店老鋪子都在這條路上,活動由藝術家與居民串聯點亮中央路,燈箱設置述說每一戶的有趣故事,盼街坊鄰居看了覺得漂亮,也能響應參加。
計畫主持人蔡昀婷則說,中央路過往都是打鐵店跟木藝行,現在很多店收掉或是半退休狀態,相較於老街區域沒有那麼熱鬧,居民也認為整條路空間太暗,藝術家才和居民合作故事燈箱,述說每一戶為何在中央路落腳,或是闡述店家理念、特色等,希望這是一個起點,讓更多居民願意加入述說自己的故事,點亮中央路特色。
隱灶腳百年老厝餐館負責人施玉仙表示,大溪有三大老街,最早發展是中央路,因為產業轉移沒落,每到夜晚較暗,當初民宿進來,騎樓點燈較熱鬧,居民也覺得安全,「點燈計畫想法就像家裡留一盞燈」,擁有溫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