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麗路「台塑牛小排」與超夯韓劇的料理雷同。(波麗路提供)
波麗路「台塑牛小排」與超夯韓劇的料理雷同。(波麗路提供)

近來高人氣的韓劇《暴君的廚師》中,以「山葡萄米酒燉牛排骨」掀起話題,無獨有偶,擁有超過90年歷史的老字號西餐廳波麗路,也吃的到類似口味,自日治時期起便以「西餐外型、台灣味道、日本洋食精神」聞名的波麗路,將西式牛排與台灣在地調味巧妙結合,形成獨特的「台式洋食」。百年波麗路作者李東明提到日治時期波麗路的菜單就已經有ステッキ(牛排)這道料理,波麗路傳統牛排的作法是「先醃後煎」,與西式的做法直接生肉上煎台不同,口感偏軟、入口即化且吃得出鹹香味。

波麗路第三代傳人廖英均兩年前與主廚一同研發,經歷多種版本才定調符合現代人喜歡生肉料理的方式,研發出「台塑牛小排」,選用帶骨牛小排,先煎至表面金黃,再加入蒜頭、洋蔥與醬油等台味配料慢燉約90分鐘。厚實的牛小排經過燉煮後,肉質仍保有彈性、入口即化,香氣濃郁且帶有米酒風味,完美呈現台式洋食的精髓。兩年前研發的產品與夯劇《暴君的廚師》中的朝鮮式燉排骨大同小異,廖英均打趣表示自己是來自未來的廚師。

波麗路帶骨牛小排入口保有筋的Q勁卻又有入口即化感。(波麗路提供)
波麗路帶骨牛小排入口保有筋的Q勁卻又有入口即化感。(波麗路提供)

這道料理不僅傳承了波麗路的經典台式西餐手法,也兼顧現代人的味覺偏好。波麗路的菜單分為「經典」與「特選」兩系,從復古鐵盤牛排到創新料理,都能讓顧客一次享受懷舊與新風味的交織。波麗路「台塑牛小排」的推出,不只是菜色更新,也象徵老字號西餐廳在傳承百年味道的同時,也持續為新世代打造充滿台味與創意的用餐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