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4年創立以來,波麗路餐廳一直是台北最具歷史與文化象徵的洋食餐廳之一,其魅力不僅來自美味的料理與優雅的環境,更體現在餐桌上的每一個細節。而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環,便是那組在歲月中熠熠生輝的金屬餐具。早年波麗路餐廳即以日式洋食文化為根基,採用進口的金屬餐具,如刀叉、湯匙、甜點匙與奶油抹刀等,呈現一種「非日常」的飲食氛圍。這些餐具不僅具備實用性,更是用餐禮儀與美學的一部分。
「台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被視為台南座右銘的這一句話,出自台灣文學家葉石濤。今天是葉石濤百歲冥誕,為紀念這位被譽為「台灣文學使徒」的文化先驅,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即日起推出「文學少年的百年奮鬥記」系列活動,透過攝影展、舞蹈劇場、文學講座、地景踏查及漫畫新書發表等,延續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的信念,邀大眾走入葉老文學世界。
波麗路餐廳所提供的經典料理「蝦盒」,其實正是源自台南沙卡里巴著名的地方小吃「棺材板」。雖然名稱不同,但其料理概念與口感形式有著清晰的歷史脈絡與文化連結。蝦盒不僅是波麗路將本土風味納入洋食體系的代表作,更是台灣飲食文化「中西混血」的重要象徵之一。
屏東崁頂百年古厝「圍內靜好」一舉拿下法國設計獎及美國謬思設計獎後,成為爆紅景點,但許多遊客卻頻頻撲空,對此,屋主陳煇騰26日獲縣長周春米頒發「開箱社區獎」時謙虛回應道,感謝大家愛戴,但古厝非營利單位,主要是提供給社區使用,不過可以透過預約方式到訪。
2025年9/20至12/1,島根縣藝術文化中心(Grand Toit)迎來一場別具意義的展覽—「森英惠百年誕辰紀念特展」,這位享有「日本時尚領航者」美譽的設計師,以布料與剪裁織就東西交會的語言,她提出的「生命姿態」(Vital Type),象徵女性堅毅、具生命力的形象,也映照她本人一生的哲學。
麵包屬於洋食,日本是在文明開化之後才開始吃麵包。當時日本人是以葡萄牙文「pão」用片假名寫成「パン」,作為麵包的統稱。洋食也在日治時期引進台灣,台灣的洋食習慣大多與日本相同。例如日本人稱「Toast」(吐司)為「食パン」(SHO-KU-PAN),台灣在台語也是用日文外來語同樣稱呼。
嘉義百年古蹟北門驛在林鐵及文資處斥資2,600萬元修復後,由雄獅集團負責營運管理,並邀請薰衣草森林集團旗下品牌「薰衣草森林Select」進駐,如今「薰衣草森林Select北門驛店」已正式開幕。結合鐵道文化與森林療癒,以「列車時光,咖啡共饗」為概念,打造融合歷史、在地文化與香氣的全新旅遊據點,為嘉義觀光注入嶄新能量。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舉行「故宮100+院慶暨特展聯合開幕晚會」,以院慶10月推出的「皕宋—故宮宋版圖書觀止」、「千年神遇—北宋西園雅集傳奇」及南北院區聯展「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揭開邁向「百年新故宮」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