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01「捌伍添第」大廚換手 李劍鳴精彩演繹「香港菜」

「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香港飲食文化」,位在台北101大樓85樓的高樓景觀中餐廳〈捌伍添第85TD〉原主廚謝文升任嘉林集團廚藝總監,請到曾在香港、澳門多家米其林餐廳司廚的「鳴師傅」李劍鳴接手掌廚並推出全新菜單。廚藝資歷逾40年的李劍鳴說,自己做的是「香港菜」,希望透過菜餚體現香港飲食文化多元融合的特色。他並強調,「鮑參翅肚只是『貴』,不代表『好』」,所以他開的菜單並不想藉這些食材「顯貴」。
就像「台灣菜」與「台灣料理」或「北歐菜」與「北歐料理」,是不同的概念與邏輯。「香港菜」與「粵菜」和「廣東菜」也不能混為一談。
獨特的歷史與地理,孕育出香港「華洋薈萃、東西融合」的多元文化。也因為獨特的歷史和地理,使得「香港菜」在「粵菜」基礎上博采眾長、海納百川,「演化」為獨具一格的地方菜系。而融合,正是香港飲食文化與香港菜的魅力。
李劍鳴為〈捌伍添第85TD〉開出的新菜單,也充分體現了香港菜的魅力。
從1982年入行迄今,李劍鳴與多數港廚一樣,都是從學徒做起,然後歷經砧板、上什(蒸鍋)、爐頭、水檯等內場不同位置歷練,一步一腳印的幹上了廚房「老大」。他曾在澳門四季酒店米其林二星餐廳〈紫逸軒〉,以及香港米其林二星〈都爹利會館〉歷練。來台灣之前,他是香港啟德帝盛酒店中菜行政總廚,除了要統籌廚務營運,還要負責設計菜單和餐廳的品牌定位。要擔任飯店行政總廚,既要具備整合能力,還得要有創新思維。
我問李劍鳴,40多年廚藝職涯中最感念那些人?他說,香港朗廷酒店中餐行政總廚鄺偉強啟發他往精緻路線發展,且精進自己的炒功。另一位則是香港米其林二星粵菜食府〈營致會館〉的總廚蕭顯志,「不斷開發新食材,提供客人新體驗」。
開箱李劍鳴為〈捌伍添第85TD〉首波開出的新菜單,統整心得包括:
1.炒功了得,精準掌握溫度火候,且菜菜帶著鍋香與鑊氣上桌。
2.食材用料講究,且很國際化,並跟得上食潮,甚至引領食尚,不會食古不化、抱殘守缺。
3.含英咀華、旁徵博引、組合多元,不少菜餚皆採「多菜合一」,提供了「一菜多吃」的食趣。
4、好吃、實吃、耐吃。
5.馳聘創意、自在揮灑。在傳統與創新中找到最佳平衡。
以〈避風塘炒軟殼龍蝦〉 為例,台灣市場不乏有同名菜式。李劍鳴烹製此菜,鍋香足、鑊氣旺,蝦殼酥脆、蝦肉細嫩,且將餐盤打斜、盤底完全不帶油,展現精湛炒功。同時,炒龍蝦時除有大量蒜酥,並加了豆豉、辣椒和蔥白爆炒,香氣、風味與口感皆富層次。
「我帶了螃蟹去請陳光教我」,陳光在香港,是公認〈避風塘炒蟹〉炒得最惹味的名廚。李劍鳴說,這炒功與提味,是他向銅鑼灣與灣仔交界橋底〈辣蟹莊〉的師傅學來的。
紐西蘭 LUMINA高地和羊近幾年在台灣很紅,旦凡米其林星級西餐廳、上了檔次的餐酒館出的羊餚,用的都是 LUMINA。〈捌伍添第85TD 〉新菜單上的〈香菜青醬燒紐西蘭高地和羊排〉,用的是也是這羊。李劍鳴以粵菜「燒汁」廚藝,烹製肉質細膩且不帶腥膻的紐西蘭高地和羊排,並附以青芥末與香菜製成的青醬讓客人搭佐提味,西菜中烹、好吃極了。Side Dish是〈秋葵天婦羅〉,亦非常特別。
〈百花煎釀大腸蜂蜜話梅〉,是在剖將大腸頭中釀入手工剁的蝦漿後油炸,為經典老菜。傳充是用椒鹽提味,李劍鳴則以蜂蜜梅子醬提味,傳統中創新、也是非吃不可菜式。
〈魚湯魚腐浸絲瓜 〉是將魚骨、魚頭與魚肉一起長時間熬煮,待湯色乳白後再入當季絲瓜和魚肉做的球形魚腐共煮,湯質看似濃醇、實則細滑爽口,味道甘甜。湯中丸狀魚腐,是用魚腹肉手工打成魚漿並加入一點鹽打出黏性,再加蛋白塑形、油炸,口感輕盈柔軟,也是強力推薦菜式。
〈櫻花蝦豆腐〉創作靈感來自經典粵菜〈椒鹽脆豆腐〉,李劍鳴將宜蘭櫻花蝦沾附在板豆腐外層油炸,鹹鮮香酥好滋味。〈紫蘇香魚〉靈感來自日本〈香魚甘露煮〉,香魚經長時間燉煮後骨酥肉嫩,且醬汁非常入味,是炎炎夏日中值得推薦的消暑涼食。
index
捌伍添第/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85樓(台北101)/電話:電話: (02) 8101 0085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