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農村登科教館展 藝術、手作與生態模型呈現生活日常


2025農村再生成果展即日起至19日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展出,集結全台各地農村社區的創生成果。苗栗縣以「金牌農村」、「農村好藝」與「里山倡議」3大主題參展,展示社區如何將文化、創意與環境保育融入日常生活。
2025農村再生成果展即日起至19日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展出。展場內彩繪果樹、手作產品與生態模型分區排列,呈現農村生活的多面貌。展覽將藝術、農業、手作與生態教育串聯,觀眾可透過互動裝置和展品,理解青年返鄉參與社區行動、藝術創作與環境保育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苗縣府農業處表示,在苗栗縣的參展區中,金牌農村由卓蘭鎮壢西坪休閒農業區布展,以「桃花源」為主題。彩繪果樹、戶外裝置藝術與農田景觀交錯排列,結合青年與藝術家的創作成果,展示友善農法與景觀營造,呈現農業轉型與社區活化的過程。
延伸至自然生態議題,「里山倡議」展區由通霄鎮新埔社區與三義鄉鯉魚社區呈現社區行動。濱海地景模型與山林互動設施展示居民如何將生態教育融入生活,從耕作、文化活動到生態課程,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模式。
在「農村好藝」展區,頭份市上興社區以酸柑茶參展,將傳統手作與創新包裝結合。茶香與花草香氣瀰漫,手作果乾與製作過程展現地方職人技藝與生活創意,傳達農村文化與手作精神的延續。
苗縣府農業處長陳樹義表示,苗栗是全台最早推動農村再生的縣市之一,從基礎建設到品牌經營與永續發展,歷程不易,但我們堅持讓農村被看見、被尊重,也被下一代喜歡。縣府同時推動「豐味苗栗 × 金牌農村」雙品牌策略,將企業綠色採購、低碳旅遊與社區共創納入核心,讓農村不只是被看見也能進入市場與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