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叔愛玩樂》京都西本願寺400年巨大銀杏樹 國寶遺跡披上璀金秋意

京都做為千年古都,至今仍有許多遺跡與文化資產完整保留至今;西元1994年,京都以「古京都的歷史遺跡」的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中。西本願寺做為「古京都的歷史遺跡」的一部份,境內處處是寶藏,巨大銀杏於深秋時節更成為矚目焦點。

阿彌陀堂門口的巨大銀杏 像海棉寶寶又像七龍珠元氣彈
阿彌陀堂殿前的這株銀杏,是境內最高最茂盛的銀杏了,茂盛的生長力使其枝葉擴長成為巨大的四方形,看起來有如動畫人物海棉寶寶的本體。(請原諒Tony的想像力過剩,才會讓莊嚴的佛門勝地出現海棉寶寶啊~)。網路上有人形容西本願寺的巨大銀杏,有如動漫作品七龍珠裡的孫悟空所發射出的元氣彈(日:元氣玉),因此西本願寺的巨大銀杏從此就有了元氣玉的美名。

這座阿彌陀堂門是日本重要文化財,上覆檜木皮與金箔,歷經長年維修才恢復原狀。值此深秋時節,鵝黃的銀杏尚未完全轉黃,但這六分黃的狀態已經夠讓遊客驚豔得瞠目結舌了。黃澄澄的銀杏葉,將歷史建物襯得更具古味,於藍天之下勾勒得處處皆美景。

御影堂殿前的倒栽銀杏 是四百多歲的妖豔老樹
西本願寺境內廣場南側的御影堂殿前,另一株長得不高但密密麻麻、亂七八糟的大銀杏,其地位可不平凡,它有一個「逆さ銀杏」的別名,中譯為「倒栽銀杏」。
「倒栽銀杏」的枝幹並非向上生長,而是狂亂的橫向發展,因而得此名。樹高7公尺,樹齡四百多年,被指定為「京都市の天然記念物」。

「逆さ銀杏」其虯捲的老枝幹,讓Tony腦海裡突然跳出「樹妖」這個名詞。傳說寺院在1788年發生大火,這棵大銀杏曾經噴水協助滅火,因此就有了「水吹き銀杏」(噴水銀杏)的名號。2018年颱風的摧殘,「逆さ銀杏」的樹幹攔腰斷了一大半,要再回復原來的壯盛模樣也非幾年內可達成,據說現在的「倒栽銀杏」,模樣並不如往昔壯觀。

佛門盛地鬧雙胞 繼承紛爭成就京都兩座廟堂名勝
西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大本山,正式名稱是「龍谷山本願寺」,開山祖師是親鸞聖人,西元13世紀親鸞聖人圓寂,後代弟子為之建立墓所與廟堂。親鸞聖人的廟堂之後改名為「本願寺」。天正19年(西元1591),豐臣秀吉進行京都市改造計畫,將一大塊地贈給本願寺,本願寺的寺基便就此奠定。

豐臣秀吉死後,本願寺教團內部發生了繼承紛爭,主戰派得到德川家康的支持而出走,在本願寺的東側另建了「真宗本廟」,本願寺就此鬧雙胞。後來日本民眾習慣將西側分裂前的「本願寺」稱為「西本願寺」,東側另建的「本願寺」稱為「東本願寺」以做區隔。

西本願寺是豐富寶庫 就算沒有大銀杏也值得流連品味
西本願寺境內有兩大主要建築體,位於南側的御影堂是日本國寶,在西元1636重建完成,東西48公尺、南北62公尺、高29公尺,是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物。北側的阿彌陀堂也是日本國寶,這是西本願寺的本堂,在西元1760年重建完成,建築本體比御影堂小了些,內陣中央安置阿彌陀佛立像。

位於南側的唐門也是日本國寶,建於桃山時代,與大德寺、豐國神寺的唐門,並列為京都現存的國寶級「三大唐門」。西本願寺的唐門,整體以黃金色為主軸,雍容華貴、氣派輝煌,其細部裝飾讓人目不轉睛的從早看到晚,所以又有「日暮門」的別稱。 除了國寶級建築,還有一些看得到外觀,但內部平時不對外開放的重要文化財,都值得遊客花點時間來西本願寺細細品味境內歷史悠久的寶藏。

遊客可自由參加晨朝布教 還可赤腳踩在國寶地板上尋寶
西本願寺5:30開門,晨朝布教大約6點於御影堂開始,遊客可自由入內坐定參加,其他遊客也可自由參觀;Tony起了個大早,在大堂傳出的頌經聲中,漫步於幽靜寺院領略禪意。(開門時間與晨朝布教,以官網公布的時間為準)。

前往御影堂必須脫鞋才能踏上木板階梯,雙腳踩在國寶殿堂歷史悠久的木地板上,步履行進間讓人格外覺得珍貴與珍惜。這御影堂當真莊嚴氣派,這座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共使用了227根木柱,內陣中央置放親鸞聖人的木造坐像,可同時容納1200名信眾參拜。 好一座親民的日本國寶,西本願寺處處皆寶藏,來此請放慢腳步,領略西本願寺的美麗。

信步踩在迴廊下的木地板,可以看得木質地板中藏著一些小驚喜,有幾何、植物、動物、日用品形狀的木塊就鑲嵌在地板裡,這種木塊鑲嵌稱為「埋木」,這是工匠們在修復損傷的地板時,將新木塊刻成各種形狀再嵌入地板中,除了展現高明的技術,也注入了工匠的關心。

據說,尋找埋木的圖案,已成為遊客們參觀西本願寺的樂趣之一,Tony找到了富士山、魚、葫蘆、寶瓶、缽、還有愛心,據說還有大象、老鷹,不過此次沒發現,只好有緣再回訪探尋了。

小常識來一波:京都做為世界文化遺產,只有「古京都的歷史遺跡」一項
京都以「古京都的歷史遺跡」的項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範圍涵蓋東寺、清水寺、二條城、西本願寺、下鴨神社……等象徵古京都的17處文化資產,此17處文化資產都是「古京都的歷史遺跡」這座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份,但並未有任何一處文化資產被單獨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經常聽到有人說:「京都的清水寺(或西本願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此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因為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並沒有這幾間寺院的名字;但若改為「清水寺(或西本願寺…)是京都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份」,此說法就較為恰當。

作者介紹/東尼叔
前電視台攝影記者、如今是個熱愛旅行的大叔,發揮攝影專業經營「怪叔叔趴趴GO‧東尼的旅遊人生」部落格,至今已記錄旅遊人生長達十多年,已然是資深旅遊部落客,部落格首頁寫道「相機不離手‧世界任我遊」,正是東尼叔當下日常生活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