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區到原鄉,今年平凡五金行已造訪5所小學進行食農教育。圖/平凡五金行提供
從市區到原鄉,今年平凡五金行已造訪5所小學進行食農教育。圖/平凡五金行提供

今年上學期即將步入尾聲,「平凡五金行」走入校園的腳步也稍稍歇息。回顧2025年上半年,「平凡食農講座」共造訪了5所小學:從市區的三民鼎金、客庄的美濃東門,到高雄深山裡的六龜龍興、桃源樟山與建山原民部落。無論身處何地,每一場講座留下的,都是孩子們發亮的眼睛、滿足的笑顏,與一段段關於「食」的珍貴記憶。

這是一條溫柔的食農教育之路,也是一次又一次「分享」的練習。孩子們在活動中第一次吃到頂級牛肉豬肉、第一次聽聞法國人吃兔子、第一次知道鮭魚來自寒冷的海域。即使食材對他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吃貨的味蕾卻一點都不陌生:「這個肉汁好甜喔」、「魚湯喝下去整個人都暖起來!」童言童語真摯可愛,也讓現場的老師和團隊成員點頭微笑。

特別是在樟山和建山2所原民小學,由於宗教飲食限制,團隊首次準備以智利鮭魚和台灣龍虎斑熬煮的鮮魚湯,讓不能吃豬肉的小朋友也能參與其中。這份小小貼心,換來一聲聲清脆的「好吃」,也讓我們更加篤定:「分享的力量真的存在」。

活動後,平凡五金行收到來自5校共150張孩子親筆寫下的回饋卡,有人用注音記錄食材名稱,有人用圖畫記下那份驚喜。還有家長表示,孩子回家後不僅主動分享今天吃了什麼、還說長大後想當廚師。雖然施比受更有福,但從孩子純真的反應中,獲得的快樂其實更多。

平凡五金行表示,感謝鼎金、東門、龍興、樟山與建山國小的校長與老師們全力支持,因為有他們的協助,活動得以圓滿溫馨地展開。每一所學校的背景不同、需求也不同,但孩子們的純真與求知慾卻是一致的,這就是平凡五金行願意持續前行的理由。

平凡五金行指出,會持續深耕這條食農之路,透過食材,引領孩子打開感官與世界的連結,讓浪漫美好生活,從「平凡」開始。下半年將前往更多校園,將這份來自餐桌的祝福,送進更多孩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