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秘境美山町,名列「日本三大茅葺屋」集落。(東尼叔 攝)
山中秘境美山町,名列「日本三大茅葺屋」集落。(東尼叔 攝)

京都府美山町座落於8、900公尺高山之間的山谷中,遺世獨立地維持著百年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村內大量保留存著早期的茅葺屋群和原始風貌,於是和岐阜縣白川郷「合掌村」、福島縣「大內宿」並稱為「日本三大茅葺屋」集落。

美山町群山環繞,遺世獨立地維持著原始的生活。(東尼叔 攝)
美山町群山環繞,遺世獨立地維持著原始的生活。(東尼叔 攝)

時空靜滯的山中秘境 傳統茅葺屋成為觀光資源

「茅」是茅草,「葺」意指將茅草、瓦片鋪上屋簷的動作,所謂「茅葺屋」就是以茅草鋪設屋頂的房屋。美山町佔地很廣,於山谷間散佈著許多村落,各個村落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傳統茅葺屋,唯有「北村」的茅葺屋群保留最完整、數量最多,因此被命名為「茅葺之里」而聲名大噪。因為村中的風貌,成為美山町的象徵風景,於是便將「北村」此村落通稱為「美山町」(以下一律以美山町之名替代北村)。

茅葺屋屋頂的十字交叉木條,是防止積雪壓壞房子的設計。(東尼叔 攝)
茅葺屋屋頂的十字交叉木條,是防止積雪壓壞房子的設計。(東尼叔 攝)

茅葺屋屋頂的十字交叉木條稱為「千木」,「千木」上頭的整根木條是為緩和積雪的「雪割」,兩種皆為不讓屋頂積雪壓壞房子的設計。美山町許多現存的茅葺屋充滿著歷史痕跡,建造年代可回溯到150~200年前的江戶時代後期。

歷經時代變遷,茅葺屋的數量急速驟減,現存的50戶建築中,保留著38棟茅葺屋,此村落於1993年被日本選定為「國家保存地區」(國家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美山町完整保留了日本最道地的生活風貌與景觀,當地積極推廣觀光事業,名氣越來越盛,每年將近有30萬人遠道而來參觀這座古老村落。

村口的紅色郵筒,是到訪美山町一定要拍照打卡的景點。(東尼叔 攝)
村口的紅色郵筒,是到訪美山町一定要拍照打卡的景點。(東尼叔 攝)

原汁原味的的農村生活 居民共識不接受商業化

美山町沒有一間空房子,所有茅葺屋都有居民生活在內。群山環繞的美山町,昔日發展以農、林業為主,因此村落裡的民家多半保有過去農業生活的痕跡。

美山町的居民,至今仍維持著傳統農業的生活痕跡。(東尼叔 攝)
美山町的居民,至今仍維持著傳統農業的生活痕跡。(東尼叔 攝)

美山町享有「保留日本濃烈的原始風貌」的評價,據說當地居民為了維護此一評價,集體排拒村落過度商業化,只保留了約4間房舍做為商店與民宿等營業場所。與現代房子相比較,雖然生活有著不便與困難,但「努力保存」是全體居民的共識。

全村排拒商業化,只保留4間茅葺屋舍做為營業場所。(東尼叔 攝)
全村排拒商業化,只保留4間茅葺屋舍做為營業場所。(東尼叔 攝)

早起到訪包場拍寫真 團客一到便劃破寧靜

庸庸碌碌的都市生活,每個人心中多少都在尋找一塊可供心靈暫時逃避與慰藉的淨土,美山町就是一處這樣的淨土。起了個大早趕搭早班巴士,約莫九點多就抵達美山町,目光所及只有田間幾位早起耕作的居民,整個美山町似乎只有Tony一個遊客,於信步遊逛村中拍照之餘,還會下意識地將腳步放輕,生怕驚擾了村落一早的寧靜啊。

到訪美山町的遊客得稍加自制,以免打擾當地居民。(東尼叔 攝)
到訪美山町的遊客得稍加自制,以免打擾當地居民。(東尼叔 攝)

平日的美山町,約莫上午十點左右,團客開始出現,導遊的導覽聲與遊客的嘻笑喧嚷頓時劃破寧靜,這樣的情景或許已成當地居民早已習慣的日常。拚觀光與維持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一直都是難以兩全的課題。

每年有超過30萬遊客,不遠千里來訪美山町。(東尼叔 攝)
每年有超過30萬遊客,不遠千里來訪美山町。(東尼叔 攝)

美山民俗資料館 展示內部格局與生活用品

美山町的茅葺屋中都有住人,遊客不可隨便闖入屋中參觀,對茅葺屋內部結構樣貌好奇的遊客,可以到村中的「美山民俗資料館」買門票進入參觀。(2025年票價300日圓)。

美山民俗資料館,保留著居民吃飯談天的炭火爐。(東尼叔 攝)
美山民俗資料館,保留著居民吃飯談天的炭火爐。(東尼叔 攝)

資料館前身是兩百多年前的美山農家住宅,內部保留美山町茅葺屋的內部建築構造,並展示美山居民早期使用的農作器具與生活用品,讓舊時人們的生活情景完整呈現。

美山町的早期居民,會在茅葺屋內部以木製柵欄圈養牲畜。(東尼叔 攝)
美山町的早期居民,會在茅葺屋內部以木製柵欄圈養牲畜。(東尼叔 攝)

茅葺屋的功能性很多元,例如全家吃飯談天的炭火爐、木製小便斗、江戶時代的浴室、屋內的牲畜圍欄,以及閣樓的茅草建材與綑綁技術。

美山民俗資料館的閣樓,可看到茅葺屋屋頂的建材綑綁技術。(東尼叔 攝)
美山民俗資料館的閣樓,可看到茅葺屋屋頂的建材綑綁技術。(東尼叔 攝)

交通指引:轉車多次車程長 翻山越嶺車入秘境

美山町距離京都市約60公里,自京都市自駕前往須1.5小時車程;欲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遊客需多點耐心,全程要轉車2~3次。

大致路線如下:京都—JR—園部—JR—日吉—南丹巴士—北(かやぶきの里)。

自JR京都站搭乘山陰本線普通車到JR園部站,站內轉車續前往JR日吉站;於日吉站門口轉乘南丹巴士,約46分鐘車程在「北(かやぶきの里)」巴士站下車,車資600日圓。

註1.南丹市營巴士只能上車投現,目前不支援交通IC卡。

註2.南丹市營巴士於周六假日班次減半,建議於星期一~五的平日前往。

遊客搭乘南丹市營巴士到訪美山町,要在村口的「北」站下車。(東尼叔 攝)
遊客搭乘南丹市營巴士到訪美山町,要在村口的「北」站下車。(東尼叔 攝)

小常識來一波:江戶時代是東京人常掛在嘴邊的興盛年代

西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現今的東京市建立江戶城,以此為據點造橋鋪路,大興建設,擴建水路與交通連繫各領地往來,使得江戶城成為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開創264年繁榮的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自1603年到1868年,期間政治穩定、經濟發展,進而帶動庶民文化的興起,東京市能成為現代日本的政經中心,便奠基於江戶時代。直至今日,「江戶時代」仍是東京人自豪不已的一段歷史,而「江戶風情」也成為懷舊文化的主打元素。

本文文字、圖片作者東尼叔。(東尼叔提供)
本文文字、圖片作者東尼叔。(東尼叔提供)

作者介紹/東尼叔

前電視台攝影記者、如今是個熱愛旅行的大叔,發揮攝影專業經營「怪叔叔趴趴GO‧東尼的旅遊人生」部落格,至今已記錄旅遊人生長達十多年,已然是資深旅遊部落客,部落格首頁寫道「相機不離手‧世界任我遊」,正是東尼叔當下日常生活的寫照。